卓小卿
摘 要:生物是一門彰顯科學思維、生命觀念、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學科,知識點分布零散且復雜,尤其各個知識點之間還存在無形聯(lián)系,影響學生高效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歸納與概括法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高效掌握和理解生物規(guī)律,提高學習效率。對此,本文則從多方面分析應用歸納與概括法策略,望給予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歸納與概括法;應用策略
常言道:“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除了讓學生聆聽教師傳授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尤其高中生物學科知識內容相對分散,學生學習起來不免會感到困難,如不及時采取合理教學方式必然會降低學生學習生物積極性。歸納與概括法通過高效整理知識點并以直觀形式呈現(xiàn),便于學生明確所學知識結構,最重要從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增強學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等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一、實施概念圖示法,構建生物知識體系
所謂概念圖法即將所學知識概念轉化為直觀的圖標。雖然生物教材中簡單羅列部分概念圖,但基本所有生物知識內容均可以概念圖形式展示,使教學內容更具有整體性和相關性。當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運用概念圖能簡化復雜抽象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串聯(lián)與新知有關的知識內容。而在復習時應用概念圖則能理迅速明確知識層次與結構并形成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以《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課為例,生物教師就可運用概念圖展開教學,而在分析蛋白質結構以及功能關系時可結合生物教材呈現(xiàn)的氨基酸結構特征以及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質圖例和蛋白質特性圖例等畫出概念圖。氨基酸會分泌出多肽與蛋白質,其中多肽涉及氨基酸排列順序,蛋白質涉及空間結構,上述種種內容會引起結構多樣性,并在此基礎上決定功能多樣性,其中涵蓋結構蛋白、催化、運輸、調節(jié)、免疫等多種功能。通過讓學生構建與所學知識內容有關的概念圖能讓學生明確接觸課程中部分知識內容和概念以及相關知識點,當學生了解概念圖基本圖示后則能深化對所學知識理解,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概念圖除了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而生物教師應鍛煉學生運用概念圖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歸納總結和思維能力,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再以《細胞中的糖類與脂質》一課為例,教師讓學生先通過預習理解知識內容,繪制細胞中糖類和細胞中脂質知識概念圖,在正式授課時則可借助學生繪制的概念圖講解。為了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復述繪制的概念圖,而教師則對其補充,即使糾正學生錯誤概念。經(jīng)一系列查漏補缺拉近師生間距離,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實施主線聯(lián)系法,構建生物知識體系
生物知識較為繁瑣復雜,學生在學習理解時不可避免會有一定難度。如果教師依舊運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式,必然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積極性,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甚至還會消磨學生學習生物興趣。因而生物教師可采取主線法概括和歸納知識點,指導學生按照順序原則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以“組成細胞的分子”教學為例,教師將該章節(jié)標題作為主線,之后將生命活動中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細胞中脂肪與糖類、遺傳信息攜帶者-細胞中元素化合物/無機物作為輔助,將上述知識點融合至一起指導學生學習,便于學生高效理解和記憶。再以“細胞的生命歷程”一課為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該章節(jié)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就可指導學生練習本上畫出細胞生命歷程圖,其中主線必然是胚胎細胞正常的生命歷程,在此基礎上畫出細胞長大、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細胞發(fā)展的每個歷程中均有可能出現(xiàn)細胞壞死或癌變現(xiàn)象,采取主線方式能將繁瑣的知識內容連接起來,再仔細闡述細胞每個歷程,由此深化學生對該章節(jié)知識理解,并能在大腦中形成長久記憶。在未來學習中只要涉及和該章節(jié)有關的知識時,只需調動大腦儲存記憶就可達到新舊知識結合,達到深化學習目的。
三、實施清晰表格法,構建生物知識體系
表格分別有文字和數(shù)字表格兩種類型,具有顯著的便利、簡潔和直觀等特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文字表格概括和歸納知識內容,能有效區(qū)分較易混淆的知識概念,明確知識點的相同和不同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便于學生能有效提煉知識點。與此同時文字表格可將生物教材各個章節(jié)知識內容從零散化轉為整體化,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和記憶生物知識。
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實驗為例,教師在兩個班級中分布采取文字闡述和表格形式開展教學,經(jīng)教學實踐得知,運用表格教學班級能高效理解所學知識并在腦海中形成長久記憶。在繪制表格中,分別從成分、待測樣品、試劑、顏色變化和注意事項列出檢驗程序,再選取還原糖、脂肪、淀粉、蛋白質為成分,其中還原糖待測樣品為蘋果,試劑為斐林試劑,經(jīng)檢測后出現(xiàn)磚紅色,在具體操作時應先將水溶加熱,即配即用或混合運用。脂肪待測樣品為花生子葉裝片或花生組織樣液,選取蘇丹Ⅲ染液,經(jīng)檢測后出現(xiàn)紅色和橘黃色,在操作中應運用50%酒精吸將浮色洗去。淀粉待測樣品為馬鈴薯勻漿,選取碘液為試劑,經(jīng)檢測后出現(xiàn)顏色。蛋白質待測樣品為大豆組織樣液,選取雙縮脲試劑,經(jīng)檢測后出現(xiàn)紫色。通過表格能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便于高效理解和記憶,大幅度提高生物學習效率。
總之,形成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傳授學生正確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形成高效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歸納與概括法以直觀化和系統(tǒng)化的方式呈現(xiàn)知識點,便于學生掌握復雜零散的生物知識,改善以往毫無頭緒的學習方式,形成系統(tǒng)化學習體系的同時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實現(xiàn)預期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林修愚,林穎韜.高中生物學中的歸納與演繹[J].中學生物教學,2019(7):33-35.
[2]臧岳銘,和月強.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高考,2019(14):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