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進娟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也是重點課程,而閱讀是小學語文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顯著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活閱讀課堂,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為宗旨,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不僅會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含量,還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可以說,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如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要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運用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結合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展開具體的論述。
1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課堂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只是被動的在接受知識,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新意,沒有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容易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想要提高閱讀課堂效果,首先教師就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使小學生帶著濃厚的閱讀興趣走進教學才是保證課堂效果的基礎。只有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才能夠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會帶著獨立的思考和探索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從而加深對閱讀內容的深刻理解[1]。
2通過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想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長久的閱讀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多為學生做課外拓展閱讀是很有效的方式,課外閱讀內容廣泛,種類也十分豐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還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要注意課外閱讀的拓展訓練。另外,在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要結合教學的需要和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能激發(fā)他們興趣的讀物,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3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今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教學中了,借助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對以往教學方式進行的創(chuàng)新,多媒體教學方式集圖像、視頻和文字于一體,將知識更形象、更立體地展現(xiàn)給學生,豐富了學習內容,強化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找春天》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將文章中描寫的春天的景象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快速理解文章中描述的景象,還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有效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課堂上來。多媒體技術可以使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自然也就會顯著提升。
4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住歲月沉淀的文化精髓,文章中無論是對意境的描寫還是作者對自我情感的抒發(fā),都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懷,就要善于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將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加深學生的感悟[2]。例如在《去年的樹》一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文章中的描寫實物化、形象化,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僅從字面上對文章理解的不是很透徹,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做有效的引導,將文字轉化成更直觀、更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對文字進行理解。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很多方式,例如問題導入式、圖片插入式、角色扮演式等等,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5通過問題探究,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往往只注重對文章的講解,而很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展開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的,會使學生過分地依賴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強化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地位,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在于學生思維的引導。教師要在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問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3]。
6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閱讀教學中比較常見、也是很有成效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們在共同討論學習中集思廣益,拓展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更進一步的了解[4]。另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出來,在大家的相互討論合作學習中,學生會深刻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將學習當做是件快樂的事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更快地發(fā)現(xiàn)問題,更好的理解問題,從而顯著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結語:
總之,在教育新形勢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要在以往的基礎上做出創(chuàng)新與改革,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原則。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fā)揮好學習的引導作用,采取有效新穎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這也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夏侯雁鴻.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探析[J].學周刊,2019(20):129.
[2]陳霞.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J].學周刊,2019(20):135.
[3]許煒.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初探[J].學周刊,2019(20):136.
[4]李新春.芻議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9(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