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香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獲取知識,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與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具有促進作用。文章以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對象,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為語文教育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非常重要,是輔助學生理解文章、感受文章情感的有效途徑。由于各種原因,閱讀教學情況并不理想,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如何解決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影響下,教師希望將教材涉及的知識點全部告訴學生,讓學生掌握所有的語文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體現(xiàn)教師“傳道”的作用,但是沒有展示出“解惑”的教學價值。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閱讀教學中,并沒有給予學生展示疑惑的機會,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灌輸,使學生提出問題有自主探究的熱情,不利于語文教學活動開展。
(二)師生互動不充分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習慣與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對學生高中、大學的階段學習影響非常大。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習慣與態(tài)度。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內(nèi)容過于簡單,無法使學生形成深入思考的習慣,影響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師生互動,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與習慣的作用。若是教師不注重語言引導,則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法實現(xiàn)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教學方法單一
靈活教學方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的關(guān)鍵因素。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會采用說教式的方法實施教學行為,將教材中知識點一股腦地告訴學生,讓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展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特點,不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情感提升。語文教材中蘊含非常豐富的人文因素與情感因素,是提升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主要載體。單一的教學手段,無法激發(fā)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探究,影響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二、語文閱讀教學開展有效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探究。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立足課文,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感悟文章中的情感與寫作風格。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也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此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這一文章時,在閱讀活動開展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以下問題: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的?2.在景色描寫中運用哪種手法?舉例說明。3.作者想利用冬天的濟南表達什么情感?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了解文章整體內(nèi)容,并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當學生閱讀結(jié)束后,有的學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文章開頭作者總會強調(diào)“像我”呢?這時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解決學生疑惑,而是讓學生自主討論問題,聯(lián)系全文,結(jié)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分析作者這樣寫作的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分析與教師引導,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二)強化互動,提高閱讀效果
閱讀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利用此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知識,利用此增加師生、生生互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具有活躍課堂、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特點,是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應用小組合作進行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科學分組,以此保證討論分析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皇帝的新裝》為例,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分組,以此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分組結(jié)束后,則會引導小組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了解皇帝新裝描述的故事,體會文章情感。當學生閱讀后,則與各個小組互動,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同學們,為什么大臣、百姓們都相信騙子的話,認為皇帝的新衣很好看呢?這時學生會表達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讓小組討論,最終確定一個答案。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再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如文章寫作意圖是什么?有什么特點。通過教師與小組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深化閱讀理解效果。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
進行閱讀教學時,對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采用適合初中學生,符合教材文章特點的方法實施閱讀教學。以情景教學法為例,該方法非常有效,可以增加學生隋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課文閱讀,以此感受文章中人物的特點與情感,提高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日常教育工作中,對不同類型教學方法進行分析,融入新的教學手段,如微課、翻轉(zhuǎn)課堂、慕課等等,活躍教學氛圍,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根據(jù)此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目的。日常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互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