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朗羅丁
摘 要:教師的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性以及心理方面發(fā)展,進而作用于最終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想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獲得學生信任,以此更好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就應當更多地去關懷學生,掌握與學生交往的技巧。本篇文章主要就農村小學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策略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以人為本;管理策略
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村小學教師,應當真切地去關注每一個學生,掌握良好的溝通與管理技巧,才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诖?,下文就相關內容,進行了思考。
一、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內涵
提出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是大學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在教育教學活動合理滲透生本教育理念,能夠有效保障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伴隨生本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地不斷推進,其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也被越來越多教師重視了起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指的是教師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逐漸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把他們的學習積極情緒充分調動起來,不但要注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還應當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師應當著重提升自我素質
(一)加強師德修養(yǎng)。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教師應該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以一個全新的視覺,對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從而對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進行把握,進一步提升自我修養(yǎng),樹立起奉獻的精神。
(二)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伴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師應當注重多去進行學習,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對現(xiàn)代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運用。
(三)以愛育人,發(fā)展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是小學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然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應當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因人施教,才能保障班級管理質量。
三、充分尊重學生
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能夠保障溝通的質量。因為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夠對教師敞開心扉,從而和學生進行愉快的溝通。教師有著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夠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在工作過程中,充分學生的人格以及自尊心,注重傾聽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溝通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商量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而“尊重”和“信任”是良好師生關系形成的前提。
四、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意識
(一)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教師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班級的主人身份,應當更多地去關心集體,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把學生為班級發(fā)展貢獻力量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二)實施因材施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情感。教師應當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進行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知識基礎方面有所差異性,教師就可以采用座位設置以及成立互助小組的形式,讓成績較好的同學去幫助成績相對落后的同學,最終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三)制定民主制度。班級紀律作為推動班級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教師可以把全體學生組織起來,共同討論班級各項制度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對班規(guī)的認可程度。教師還應當對班級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量化考核,引導全體學生參與進來,他們不但是班規(guī)的參與者,更是班規(guī)執(zhí)行的監(jiān)督者。
五、做到公正公開,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
(一)公開競爭上崗,選拔優(yōu)秀學生干部。在一個班集體當中,素質優(yōu)良的班干部隊伍在這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給學生營造激烈的競爭氛圍,把學生的上進心調動起來,讓能力優(yōu)秀者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脫穎而出,去帶領班級更好的發(fā)展,最終形成良好班風。
(二)適當放手,讓班干能夠人盡其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對于班干的管理也屬于其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當在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一些班級事務。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全體學生支持班干工作。
(三)創(chuàng)立制約機制。絕對的權力背后是肯定會產生不公平因素的,因此教師在支持班干的工作的同時,還應當對嚴格的相互制約機制進行設計,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對班干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同時,我們還可以把演講以及投票等方式應用起來,每個學期重新去選擇班干,從而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更好開展。
六、注重建立家校聯(lián)系機制
(一)運用調查問卷的方式。教師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在把握每個學生現(xiàn)實生活狀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管理。另外,教師還要積極爭取家長方面的支持,并正確引導家長的教育方法、行為。
(二)定期組織座談,及時交流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家長會的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讓家長能夠了解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同時教師也能夠對學生在家的情況進行了解,從而更好把握學生的新情況,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最終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更好進行。
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代的農村小學教師,在面臨著各方面因素給我們帶來的挑戰(zhàn)的同時,還應當著重把握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對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更新,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來取得學生信任,促進學生更好學習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巖英.生本視角下小學教師德育工作模式分析[J].中國教師,2018(S1):184.
[2]袁秀蘭.小學教師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教書育人,2018(07):63.
[3]單飚.小學教師管理工作如何以生為本[J].新課程(下),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