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孔林 王翠梅
摘 要:在時代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也在不斷盛行,高中英語也提出了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程度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而課堂活動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教學方式,通過課堂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方式而且也能很好的帶動教學氛圍,但是課堂活動要緊密與課堂設計結合起來,教師要樹立科學正確的活動觀,這樣才能很好的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活動觀、課堂設計、高中英語
在新課程的明確標準下,教育部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嚴重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巧妙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把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探索。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教學活動往往受到教師的忽略或者僅僅草草了事,無法起到課堂活動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活動觀念,將課堂活動與教師的教學設計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掌握英語知識,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而且課堂效率自然也會有所提高。
一、課堂設計中的活動觀的原則
1.人性化原則
所謂的人性化原則就是指,教師在設計活動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并且結合當下學生所追求或喜愛的事物展開教學活動,要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要求教師在活動中要兼顧每一位學生,對于差生不能歧視更不能放棄,要多多鼓勵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應該多多關心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或難處,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中的,借著教學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
2.形式多樣化原則
多樣化指的就是教師在開設各種教學活動時,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切忌一成不變,這樣長久下去學生自然會對教學活動產(chǎn)生疲勞感,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身邊的教學設施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活動與教學設計的融合
1.結合教學實際目標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肯定會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規(guī)劃,類似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什么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要讓學生形成什么樣的觀念等等,這些都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中的一部分。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牢牢圍繞自己所設計的教學目標來執(zhí)行。比如在教學“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節(jié)單元內容時,很明顯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的應用廣泛程度,從而改變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幫助學生更用心的學習英語。那么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查找一些當今世界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母語的國家及場合,同時讓大家在課堂上分享一下自己對英語廣泛使用的認識,部分學生說當前大部分發(fā)達國家的通用語言都是英語,出國進行國際交流時也大部分使用英語來進行溝通。在學生發(fā)表自己對英語的看法的同時,間接的影響了其他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2.活動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我國教育深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多年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教師在不斷的講,學生機械的聽,再加上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對此比較排斥,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大大下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安排一些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活動,把課堂交給學生來自我學習。比如在教學“Healthy eating”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情景劇,要求學生自導自演,根據(jù)單元中的教材內容,自己導演一個有關健康飲食的小對話。比如有兩位同學自己編了一部分有趣的對話?!癏i,Tony,What do you like to eat?”“Ah, I like to eat potato chips, kebabs, barbecue….”“OK,OK,Stop,These things you eat are not healthy for your body. I feel that if you continue to maintain such eating habits, you will be fat like a pig, and your body is very empty…”接著兩人就進行了關于健康飲食的激烈討論,在對話中兩位學生的神態(tài)動作都極具表演力,并且也博得了大多數(shù)學生觀眾的歡心,而且很好的凸顯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學生學會把自己所學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去,能夠靈活的使用這些語言進行表達。同時在這個活動中,所有的對話以及表演形式都是由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導演的,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yǎng)也是一個很大的鍛煉。
3.兼顧每位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對于語言比較敏感,理解能力也較強,因此能夠快速的給我英語知識,而部分學生的語言能力比較遲鈍,對于英語也毫無興趣,這種差異會導致班級內部兩級分化嚴重,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在活動中要兼顧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依然以上述的“Healthy eating”單元教學為例,在活動中,教師可以主動邀請一些不善于表達自己或者英語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表演,盡管他們很難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也很難編寫出很好的英語句子,但是教師可以對他們降低標準,讓他們僅僅結合自己實際生活中的飲食談一談自己對它的看法和認識,這樣一來不僅幫助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且也幫助他們學會使用英語,讓他們逐漸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消除了這部分學生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對英語學習不再排斥。
總體來說,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師的教學設計密不可分,在活動安排中教師要牢牢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設計既滿足學生需求又滿足教學要求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樹立科學正確的活動觀念,利用各種活動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小杰.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5
[2]楊莉.淺談如何構建“民主、情趣”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以高中英語新課標為視野[J].時代教育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