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夢婷 戴瑋蔚
摘要: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學習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我國教育部在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堂教學,小學英語的主要教學知識點,包括聽力、字母、單詞、句子和日常交際,小學英語接觸到的英語寫作大多是基礎性較強的日常交際用語。目前我國小學英語課程的開展,還是處在死記硬背的教育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對單詞進行引領(lǐng)式背誦,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提不起興趣。因此,要對教學課堂進行改革,增加英語的趣味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改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6.5? ?文獻標識碼:A
想要實現(xiàn)英語教學課堂的改革,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小學英語教育,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yǎng)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行為方式。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理解英語,認識英語,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本文主要對課堂教學的氣氛調(diào)動提出了幾個參考意見,希望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助力。
一、情感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1.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當前我國的社會現(xiàn)狀決定了學生在學校接受英語教育之前,大多數(shù)都沒有接觸過這門語言,屬于無基礎學習,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對語言的掌握更是困難。因此,英語一直是我國教育開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大多數(shù)是通過教材單詞進行講解,小學英語所涉及的英語單詞大多數(shù)是比較簡單的常用單詞,比如,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大多數(shù)是禮貌用語和日常生活用語,這些詞匯是用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結(jié)合實際生活打下英語基礎。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通過課堂讓學生更好的記憶和運用這些詞匯,最理想的學習情況就是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通過感情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欲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情感因素能夠讓學生主動認知。想要達到教學目的,單純的進行知識傳輸是不夠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恰當?shù)慕o與鼓勵,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前將Good、Very good等帶有表揚性質(zhì)的單詞教授給學生,在學生具有很好的表現(xiàn)時進行肯定,小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是非常在意的,往往教師的一句肯定就會成為他們的學習動力,這就是一種精神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學習,取得進步,進入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2.教師教學的開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教師可以學習或者播放一些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學唱,還可以開展演唱評比,讓學生能夠在學唱的競爭范圍下,去進行歌曲單詞、句式的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比如,英文歌《It's a small world》歌曲簡單容易記憶,而且翻譯成漢語后還有利于學生理解,歌詞中所涉及的單詞,也是比較常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師可以將歌曲教授給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開展。
二、情景制定,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1.語言教育不是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進行運用,英語的魅力也不在于單調(diào)的學習基礎知識,而是要通過所學習的詞匯和句式進行語言的組織,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基礎英語知識,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通過多媒體進行交流模擬,讓學生能夠融入到制定好的教學情境中去,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交流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按照教學內(nèi)容制定合理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動物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個媽媽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的情境,通過小朋友的提問進行學習,“What kind of animal is this”媽媽指著動物回答“This is the monkey”如此類推,學生會根據(jù)課件中的人物指示進行英語和漢語的認讀,加深對單詞的記憶,還會因為課件中小朋友的反復提問,加深對提問句式的記憶。同理,教師在講解句式時也可以進行運用,比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鉛筆盒“There is a pencil box here”學生會明白There的運用,這時教師打開鉛筆盒,里面放著的鉛筆,橡皮等文具,學生就會馬上進行運用“There is a pencil here”教師要在學生說出正確句式時給與表揚,“good”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課堂學習,給學生積極發(fā)言的自信心,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及時的進行糾正。
三、評價反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成果的反饋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知識接收程度的評價,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評價不能簡單以試卷進行判斷,還要對學生的交流能力,運用能力進行考察,綜合性的對學生成績進行檢查。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評價反饋的活動中,明確自己的不足,收獲成功,充分實現(xiàn)自我價值,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為開展針對性教學奠下基礎,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比如,英語知識掌握比較牢固,運用能力比較強的同學,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英語主題,讓學生擴展出一個英語故事或者一段對話,增加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英語口語運用能力,一些學習比較差的同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作為對話的其中一個角色,進行交流。
總結(jié):
小學英語教學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打下英語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英語學習方式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英語教育,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進行學習,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讓學生不在局限于課堂,能夠在生活中進行應用,還要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制定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讓教學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 王蕾. 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起來[A]. 《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2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shù)交流論文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 陳潔虹. 設計有效活動,讓英語課堂“活”起來[J]. 華夏教師,2016(11):54.
[3] 何菊. 游戲教學讓小學英語課堂“樂”起來[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207.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