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慧
摘 要:隨著新教育理念的推行,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也漸漸被學校和教師所重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教學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地理學習環(huán)境。尤其在農村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將會面臨更多的問題,需要地理教師從多方面思考,結合自身和當前教學環(huán)境,充分完善農村地理教學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理念,建立屬于學生的學習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高中地理、教學創(chuàng)新
前言: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實施,教學的重點轉變?yōu)樘岣邔W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農村地區(qū),開展地理教學面臨著很多實際的問題,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的條件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等都是制約教學高效的因素。需要教師積極實行教學改革,建立一個良好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
一、農村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理解不透徹
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態(tài)度有著很大的影響。而當前的農村地理教學課堂上,很多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不透徹,不能夠科學地實施與操作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固化,一味地追求高分數、好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能力,不符合當下的素質教育要求。
(二)學校的軟硬件教育設施不完善
近年來,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明顯改善,但是與城市學校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多媒體等硬件設施更新換代遲緩,設備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和修理,這一方面有待完善。同時,由于農村地理位置偏遠和經濟條件落后等原因,導致學校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流失。這樣一來,一些年紀大的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也存在困難,索性舍棄信息技術教學,依舊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導致學生的思維更加局限。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這也成為了影響地理教學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缺乏興趣
近年來,農村的教學條件得以顯著提升,但高中地理教學方面,教學手段仍相對單一,以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的講解灌輸為主,學生得不到理想的實踐平臺,教學模式長期固定,使得學生不能感受時代變化賦予地理教學的活力與色彩。種種因素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明顯,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對課堂和學生的主導作用日益明顯。在這種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本末倒置,在教學任務的驅使下,學生配合著老師的教學進度。這種關系貫穿于教學的全部階段,包括回答問題、作業(yè)講解,另外很多時候教師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并不能采取針對性的教學,而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不高。
二、新課改下農村高中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自身素質
為了提高農村地區(qū)高中地理教學效率,教師應該重視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高,認真學習領會新課改精神,通過自我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提升教業(yè)務水平。高中課程標準修訂凝煉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對專業(yè)的基本要求,因此地理教學要圍繞地理學科素養(yǎng)實施教學,通過知識的獲得,轉化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比如,“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影響工業(yè)區(qū)位選擇的諸多要素:交通、土地價格、人口集聚等,并分清條理,但是由于農村學生的知識接觸面閉塞,很多學生都對內容死記硬背,只了解表面的一些概念,學習起來情趣索然,隨著時間的流失,知識記憶所剩無幾。對此,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特征,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認知?;蛘哒相l(xiāng)土地理的案例,如四川地區(qū)地形復雜,山川盆地較多,在工業(yè)區(qū)位的選擇方面,要著重注意交通、環(huán)境等因素,促進學生的思考,加深生活體會,積極探究問題,提高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遵循新課改要求,從而為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構建更好的學習課堂。
(二)加強農村學校教學軟硬件設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能力直接體現了學校的教學水平。為了提高農村地區(qū)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學校需要不斷加強教學軟硬件設施,縮短與城市學校教學硬件的差距,使教學與時俱進。同時,培養(yǎng)教師的職業(yè)榮譽感,改變題海戰(zhàn)術和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據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設計高中地理教學方案,突出教學特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豐富地理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
學生學習態(tài)度是決定教學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例如:《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一課中關于大氣環(huán)境問題的教學,可以用我們近年來社會比較關心的霧霾問題為例,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體會,討論霧霾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同時總結如何解決霧霾問題,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提高教學的參與度,使學生帶著興趣積極主動的學習地理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結束語: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生活能力和認知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在農村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導致高中地理教學效率不高。地理知識的學習在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很好的實用性,作為地理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趙超強.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81.
[2]張何平. 新課程背景下農村高中地理教師適應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