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選
[摘 ?要:由于目前的物理學科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較低。所以新課程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對目前的物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學生對物理科目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物理課堂氛圍過于壓抑,也同時較低了物理教學的效果,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加困難。所以需要對目前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與調整。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探索與實踐]
一、引言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目前教學中的主要目的。
高中物理學科屬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科目,而由于物理學科的一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復雜難以理解,并且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薄弱,使實踐能力也隨之降低。所以我們需要對物理教學的方式進行分析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講如果對高中教學方式和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分析調整已經探索與實踐。
二、如何讓理科思維與文科思維進行互補
安德魯.漢密爾頓在牛津大學教學過程中曾提出“學生學會如何思考”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領域里認識和分析物理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進行互補。
目前物理學科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理工科的學生,因為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而且對物理具有嚴謹性和縝密性,所以我們就理工科的邏輯思維來分析和研究問題。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詩用文科思維來說就是運用的夸張的修辭手法,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但是理科思維就大相徑庭了,他從他的角度來看“這個有三千尺那么高嗎?,有人進行測量過嗎?有九個天嗎?”等一系列大煞風景的俗稱直男癌的深度患者。
還有很多理科生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會用物理原理進行分析,但是很多問題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思維難度。雖然這種物理精神值得贊揚,但是由于理科思維過于嚴重復雜,通常會給人一種單一,乏味,缺乏變通的感覺。因此,我們倡導學生將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相結合的方式,來感受物理學科鮮為人知的魅力。
我們在學習和研究運動學的時候,可以把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進行結合的方式。例如:“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懼東”來指導學生可以引用靜止是相對的概念,在這里船與云以相同的速度運動,以船為參照物,云是靜止的,又如陶淵明的“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都可以引入運動的一些概念,從而將文科思維滲透到理科思維之中,使學生們聽的津津有味,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使教學變得事半功倍。
所以將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將文科的大膽假設與理科的謹慎求證相結合,更加能夠提高研究的成功率。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首先要對目前的方式進行分析和調整。目前很多的教學方式基本都是填鴨式和灌輸式,一味的讓學生死記硬背,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需要構建“趣味性教學課堂”。將趣味性課堂引入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實踐活動和理論知識活動進行結合,活動形式豐富。還有利于課堂資源的挖掘,不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中的書本知識,而將物理現(xiàn)象、規(guī)律、學史、和科學技術等相關內容和教材知識結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教學中可以加入多媒體技術,讓同學們可以通過PPT微視頻來直觀了解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內容。通過把靜態(tài)轉換為動態(tài)、抽象轉換為具體內容的方式以視頻、聲音、圖像等呈現(xiàn)。我們還可以開展室外趣味活動來分析物理原理,比如拔河和接力比賽等。有效的改善課堂效果。雖然趣味性課程對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強的積極作用,但仍然需要在實踐過程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比如:趣味性課堂活動內容的組織和課堂活動內容的創(chuàng)新以及課外延伸拓展的安全,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趣味性課堂教學活動方式多樣,教師可以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流行現(xiàn)象,探索對學生物理教學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物理知識。比如把趣味物理教育延伸到課下,讓同學們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來觀察生活現(xiàn)象,以便于培養(yǎng)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獲取更多物理知識。
四、結束語
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改革后新提出的重要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提高學生物理能力的重要內容。除了要提高學生對物理的積極性,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將傳統(tǒng)教學的乏味、單一的課堂效果進行改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將文科思維滲透到理科思維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推動學生對物理觀念新的感受與體現(xiàn),促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大年.構建物理概念“立體化”認識模式的教學探究——以“加速度”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1).
[2]周儷英.高中物流創(chuàng)新一點;對高中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6(01).
[3]陸東華.趣味現(xiàn)象與高中物理柯楊的結合途徑探析[J].中學物理,2016(01):02.
本文系國培計劃專項課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20190418)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