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雛月
摘 要:對學科課程進行重構是順應時代發(fā)展、促進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對學科課程進行重構時,小學教師需要在科學理念的指引下開展具體的工作。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育理念,應用這一理念進行課程設計可很好地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因此,小學教師應對這一理念進行充分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將其合理地引用到具體的課程設計中,以有效完善課程設計,切實發(fā)揮課程設計的作用?;诖耍恼率紫葘TEAM教育理念做概述,然后對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重構時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小學STEAM課程設計方法,希望能為其他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科學課程;重構;小學;STEAM;課程設計
在各種科學技術和人們思想觀念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當下,小學教師需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引,緊跟時代潮流、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根據社會發(fā)展需要進行課程設計,以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但是在現(xiàn)在的小學教育工作過程中,一些小學教師還沒有認識到應用科學的教育理念進行課程設計的重要性,這對小學學科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基于這一現(xiàn)狀,本文現(xiàn)對學科重構下的小學STEAM課程設計進行簡要分析。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最早提出STEAM教育的是美國政府,STEAM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ematics(數學)這五個單詞的縮寫,由這五個單詞的意思可以得知,STEAM教育其實就是把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教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理念[1]。美國政府提出這一教育理念的目的是提倡教育的綜合性,使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得到加強,使教育發(fā)揮出其綜合性作用,讓學生學到被整合優(yōu)化的、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能力。
在學科課程設計中應用STEAM教育理念對學科課程設計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第一,可以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因為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育理念,在此教育理念下進行課程設計可有效規(guī)避傳統(tǒng)課程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能有效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第二,可以提高課程設計的實用性。受某些因素的影響,一些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形式化現(xiàn)象嚴重,這就導致課程設計實用性較低,這樣一來,教師在使用課程設計開展具體的教學工作時,就難以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能力提升方面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重構時遇到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理念的指引
受個人主觀因素或其他客觀因素的限制,一些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并未能以科學有效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引。對科學教育理念認識的缺乏導致這些小學教師即使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也難以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2]。在現(xiàn)在的課程設計中,小學教師多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或前人的經驗進行課程設計,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一些所謂的經驗已經不具有參考價值,在這一背景下,如果依然只是憑借經驗,而不是根據科學的教育理念開展課程設計工作,那么顯然是行不通的。但是一些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舊采用自己慣用的方法進行課程設計,忽視了應用科學理念的重要性,這嚴重影響了課程設計的科學性。
(二)缺乏有效的設計方法
一些小學教師雖然意識到了在科學教育理念下開展課程設計的重要性,但是方法的缺失又限制了其提高課程設計質量的腳步。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方法,課程設計也是如此,只有使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小學教師才能真正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程設計。小學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多是根據其他教師的課程設計進行設計,而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設計方法,沒有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然后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自己負責的學科進行課程設計,這就導致其對課程設計的理解不夠深刻,在進行課程設計時也無法根據自己的思路高效、科學地開展工作,進而導致其課程設計的質量不高[3]。
(三)缺乏相應的設計能力
目前,還有一部分小學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有待提高。受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影響,一些小學教師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根據教學需要或社會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課程設計方案。能力的缺乏對小學教師的課程設計具有很大的影響,其不僅會影響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還會影響課程設計的最終實施效果,會影響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在現(xiàn)在的課程設計中,一些小學教師不具備儲備相應的多學科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課程設計的能力,只能單一地從本學科角度出發(fā)進行課程設計,這就導致其在具體的課程設計中,不能以多學科知識為支點,提高本學科的課程設計質量。
三、小學STEAM課程設計方法
(一)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進行課程設計
針對在進行課程設計時缺乏科學教育理念指引這一問題,小學教師應主動、積極地研究和分析現(xiàn)今較為流行且實用的STEAM教育理念,并對其進行具體應用,以有效提高課程設計的科學性[4]。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畫楊桃》進行課程設計時,需要用到藝術中繪畫方面的知識和數學中“觀察物體”方面的知識進行設計。該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事都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課文中,小主人公在上圖畫課時,堅持自己看到的楊桃形狀畫楊桃,而沒有根據自己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進行繪畫,所以小主人公畫出了讓同學們哈哈大笑的五角星。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小主人公的教師沒有武斷地判定小主人公畫錯了,而是看了看這幅畫,又走到小主人公的座位坐下,發(fā)現(xiàn)在這個位置看到的楊桃確實像五角星。課文中的小主人公及其教師都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又因課文寫的是圖畫課,且應用到了“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一數學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對此課進行課程設計時,應綜合應用藝術、數學方面的知識進行相應的設計,讓學生使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對課文進行分析,使其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5]。
(二)使用科學有效的設計方法進行課程設計
針對缺乏有效的設計方法這一問題,小學教師應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采取相應的措施,掌握并應用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進行課程設計,以有效提高自己進行課程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如小學數學教師對“條形統(tǒng)計圖”進行課程設計時,需要通過增設“將繪畫中的美觀要求加入到數學課程設計中”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將藝術方面的知識應用到課程設計中,使學生更加系統(tǒng)地學習此課內容。因為條形統(tǒng)計圖是圖,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需要運用繪畫藝術進行相應的圖片創(chuàng)作。教師在畫條形統(tǒng)計圖時,首先需要畫出縱橫坐標,然后需要確定縱橫坐標上都有哪些量,然后再根據這些量確定需要畫多少格,最后再根據相應的數據在相應的格上涂上顏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用到繪畫中的美觀等知識對條形統(tǒng)計圖的大小、位置等進行確定,使其盡量符合人們的審美,不影響學生理解。同時,教師在教授學生時,也應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以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繪畫、數學兩方面的知識畫條形統(tǒng)計圖。
(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
針對缺乏相應的設計能力這一問題,小學教師應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豐富自己在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進行課程設計的能力,以有效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體而言,首先,小學各學科教師都應該豐富自己其他學科知識的知識儲量,如小學語文教師應豐富自己在數學、英語、繪畫、音樂等學科方面的知識儲量,小學數學教師應豐富自己在語文、英語、繪畫等學科方面的知識儲量,等等。具體的方法是,小學各學科教師應復習曾經學習的其他學科知識,熟悉其他學科的知識。其次,小學各學科教師應在具有相應知識儲量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方法創(chuàng)新性地對這些知識進行綜合運用,以提高自己的課程設計能力。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對《月光曲》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加入《月光曲》的音頻播放這一環(huán)節(jié),以使學生感受此曲的悠揚,使學生身臨其境般感受課文中兄妹倆聽到這首曲子時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了解貝多芬,感受音樂的魅力。通過以上兩種措施,打牢基礎,不斷嘗試,小學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便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結語
在學科重構的背景下進行小學STEAM課程設計是小學教育發(fā)展的一大趨勢,在這一大環(huán)境下,小學教師應認識到在課程設計中應用STEAM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根據自身在課程設計中存在的缺乏科學教育理念的指引、缺乏有效的設計方法、缺乏相應的設計能力等問題,采取以上措施進行解決,以使自己能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過適當的方法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從而有效提升課程設計的效率和質量,使自己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并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旭. 融入STEAM理念的校本課程實施案例研究[J]. 小學科學(教師),2019(3):26-26.
[2]劉澤良.STEAM教育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09):117-118.
[3]劉文靜,張子儀,焦寶聰,等. 基于STEAM教育的教學模式設計與研究[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310(10):79-83.
[4]閔寶翠. STEAM課程:在學科融合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J]. 遼寧教育,2019,594(09):13-17.
[5]車麗娜,郝立翠. 我國中小學STEAM課程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 現(xiàn)代基礎教育研究,2019(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