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霜
寫作是極具個性化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活動,要減輕學生寫作的壓力,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寫作學習中,教師在寫作教學、命題、評改等環(huán)節(jié)要準確掌握學生心理,激發(fā)其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然而縱觀當今寫作現(xiàn)狀,小學生作文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情感屢見不鮮。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學生一聽說要寫作就愁眉苦臉,抓耳撓腮,久久不能成文。我就個人的實踐和探索,談幾點看法,期有拋磚引玉之效。
一、寫作教學應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1.先激情后作文
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只有學生在寫作時心里充滿感情,充分調動記憶中的情感體驗,才能寫出所愛、所憎、所喜、所怒,將己之真情化為作文之情,進而實現(xiàn)學生情感與作品情感的“共鳴”。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不會虛情假意、無病呻吟。同時,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上課,做到情動于衷而形于外。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以形象為手段,以美育為突破口,以情感為紐帶,激其情,釋其疑,引其思,使學生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提高寫作效率。
2.先激趣后作文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往往是通過形象、色彩、聲音思維?!苯處熑绻炎魑恼n上得死氣沉沉、了無生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因此,要精心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以“趣”激趣。緊緊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讓他們以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寫作內容,激發(fā)寫作興趣,使學生有想表達的欲望,把想說的表達出來。如根據(jù)學生的思想情況,命題為“××,我想對你說”。再次,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寫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上朗讀優(yōu)秀習作,或是展示在作文選上積累的好文章、精彩片段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有更好的表現(xiàn),學生在課外會趣味盎然地尋找素材或寫出滿意的習作。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幅度提高習作的質量。
3.先激需后作文
許多學生平時能說會道、思維敏捷,但寫出來的作文枯燥無味。為什么寫作能力明顯落后于說話能力呢?主要的原因是說話是學生日常交往的需要,寫作需要往往只停留在應付考試上。所以,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需要,讓寫作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寫作只有成為學生表達內心感受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才會像說話一樣自然、流暢。
二、作文評改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每位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喜悅、受到別人尊重的需求,都有想與別人競爭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這一心理評改作文,評價以激勵式、引導式為主,對不足之處用商討的語氣,學生才會樂于接受。
1.把握標準,不要吝嗇分數(shù)
作文得低分,是影響學生作文積極性的原因之一。之所以分低,主要是教師把握的標準存在誤區(qū),習慣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把學生的作文當文學作品看待,把大綱中作文的總體要求作為統(tǒng)一標準去評價不同年級學生的作文。教師應拋棄這種片面認識,正確把握評分標準。
2.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成就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高層次需要,激勵學生寫好作文。教師要想辦法積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例如,編印班級作文集,讓每個學生都有作文入選,品嘗“發(fā)表”作品的喜悅;按作文能力分組開展競賽,讓更多的學生都有獲獎的機會;設計片段練習,讓較差的學生也有獲得成功的可能;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不僅能準確掌握寫作的基本要求,還能培養(yǎng)角色互換能力,促進學生心理走向成熟。
3.多表揚,增加后進生信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正確評價和適當表揚,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優(yōu)化學習行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作文從整體上講,比較稚嫩和粗糙,真正優(yōu)秀的、符合要求的作文比較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表揚的重要作用,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微小進步,哪怕是一個好句子、用得合適的詞語、新鮮的材料……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肯定,鼓勵其繼續(xù)努力。這樣,不僅能鞏固學生的優(yōu)點,使其逐漸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還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自尊心,為寫好作文提供動力。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們只有悉心研究小學生的心理,時時以學生為本,處處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