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靜 王文亮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也更加關注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一定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自身特點相結合。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能力和素質的合格人才。當前的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帶有滯后性,要想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必須推動大學體育教學的進步。本文將對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fā)展的思考進行淺析。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fā)展
我們從小學開始一直都以做一個德、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為目標,對于大學生而言也是一樣,大學體育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身體是一切的本錢,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提高學生體育意識,具有積極意義。時代的變遷,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就顯得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需要對當前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從而推動大學體育的適應性發(fā)展。
一、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體育教學內容不夠多樣化
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主要教學內容還是集中在傳統(tǒng)的“大三球、小三球”中,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很多學校由于領導不重視或者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都沒有將當下流行的健美操、體育舞蹈等項目列入教學內容中,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選課時受到局限。
(二)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綜合化程度較低
要想適應社會化發(fā)展,綜合性的體育內容是一個新的趨勢。相對于以往的體育教學內容來說,不能局限于體育技巧這單一的方面,體育的發(fā)展歷程、身體的訓練方法、比賽的具體分析過程等都應成為教學內容,就目前來看,體育教學內容綜合化程度還不夠,還是局限在體育技巧的教學中。
(三)大學體育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組織單調
大學體育教學方法沒有發(fā)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沒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老師對學生只是一味的強調動作、速度的訓練,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內在情感體驗,這就造成了學生對體育老師有一定的厭煩心理,降低了對體育課的喜愛。
二、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fā)展的必要性
(一)大學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鍛煉的技巧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經過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能夠保持一個更好的狀態(tài),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去。促進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發(fā)展,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在,從長遠來看,也是為他們今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大學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力
有的體育教師對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較高,會經常組織學生參考體育活動。而體育運動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出了具有較好的技術之外,還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在體育課上技術的進步,還要注意對學生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運動的鍛煉,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以致于今后面對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困難,他們的抗壓力也會相應增強。
三、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fā)展改革構建
(一)大學體育教學內容要多元化
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適應性發(fā)展,首先要從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出發(fā),豐富教學內容,可以加入新的像輪滑、攀巖、電子競技等體育項目,根據(jù)學生自身條件出發(fā)選擇他們所喜愛的體育項目,使得他們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更好的接收教學內容。在體育課程設置中可以根據(jù)體育特點把他們歸類來教學,可以吸引學生自身喜歡上體育課程,運動技能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體育的運動精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以身作則,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帶來的好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
(二)大學體育教學要提高課程內容的綜合化
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綜合性比較低,這就需要大學體育教學拓展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綜合性。以往的體育教學內容只是注重技巧,要想實現(xiàn)課程的適應性發(fā)展,就可以對體育課程的內容進行挖掘,可以將體育各類項目的發(fā)展過程、技術分析,比賽項目分析等內容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展示出來,這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綜合化,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三)大學體育教學要對原來的體育科目進行改革
對于一些常見的體育項目來說,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學習,只是在各個階段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不同,反復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對這些體育科目感覺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來,對于這種問題,我們就需要對原來的體育科目進行改革,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有新意,就要對原有已經掌握的基礎一帶而過,同時加強學生對已經掌握的教學課程的難度,還要交給他們一些專業(yè)技巧,讓他們在學習中的到樂趣?;蚋淖儗W生的學習方法,也可以引進一些新的元素在體育課程里,使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樣可以達到體育課程的根本目的。
四、結束語
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在教學內容上存在著一些問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時感到厭倦,所以,要想改變這種局面,改革勢在必行,既要達到體育課程的根本目的,又要讓同學們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對高校在體育課的課程要符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適應大學生們切身需要的體育課程,最終達到根本目的,要從大學生的興趣、動機以及態(tài)度上進行思考,保障大學生們在大學的生活中健康的成長,使大學體育教學內容能夠得到適應性的發(fā)展,從而進一步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周偉.淺談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J].好家長,2018(21).
[2]韓秀紅.淺談職業(yè)院校健美操教學適應全民健身運動發(fā)展的途徑[J].赤子(下旬),2017(03).
[3]潘洋.論述大學體育教學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4]魯茁,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yè)學位體育教學方向研究生專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