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瑪
摘 要:在當今社會,國民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人們對教育的關(guān)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而語文教育作為眾多學科中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學科,它發(fā)揮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廣大語文教師不斷研究的課題,小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階段,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開拓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注重積累,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延展思維,開拓學生的想象力等具體措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策略探究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基礎(chǔ)上,展現(xiàn)出來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審美能力、語言積累、豐富的內(nèi)涵,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高尚的情操,這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并能準確熟練的表達出來,增加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談?wù)剛€人看法:
一、開拓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之中,語言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中國的文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更值得我們?nèi)パ芯?,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充分掌握課堂知識以外,也要多鼓勵學生學習中國古典名著,開拓視野,享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帶來的藝術(shù)財富,有利于學生塑造崇高的理想、豐富的內(nèi)涵以及堅強的品格。
例如,在學習《紅樹林》這篇文章時,教師通過朗讀全文,帶領(lǐng)學生走進書中描述的紅樹林,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教師講解,學生理解了作者描寫紅樹林的方法,遠遠望去是一片絢爛多彩的紅樹林,走近它感悟它的魅力,雖然紅樹林生長在偏僻的地方,我們不一定能夠看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借助其他資料來了解紅樹林,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在學習本篇文章的同時,教師可以積極引領(lǐng)學生去尋找文中描繪的風景,不局限于課堂內(nèi)容,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重視積累,提升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
任何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閱讀,大量的積累,才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同樣如此,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也要鼓勵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注重積累,反復(fù)學習,加強記憶,避免出現(xiàn)一邊學一邊忘的現(xiàn)象,只有在學習中不斷積累,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綠色千島湖》這篇文章時,教師引領(lǐng)學生進行全文朗誦,在朗讀過程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意境,然后老師分析文章內(nèi)容,學生邊聽邊做筆記,把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最后通過課堂提問時間,教師逐一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指導學生把文中精妙的語句摘抄下來,并進行反復(fù)記憶,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一種極具個人特色的文藝氣質(zhì),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多記多背是非常必要的。
三、延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吹降默F(xiàn)象是,學生對一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僅限于老師的講解之中,不能夠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死記硬背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但是在根本上并沒有起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作用。因而,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在課堂知識灌輸?shù)幕A(chǔ)上,采用多媒體教學、畫畫的方式等幫助學生延伸自己的思維,拓寬思路,通過聯(lián)想和分析領(lǐng)悟作者想表達的深刻內(nèi)涵,以及作品想揭示的深層含義。
例如,在學習《唱臉譜》這篇文章時,教師先給學生講授京劇的來源,臉譜在京劇里面的意義,引導學生把不同臉譜畫下來,分析其中的不同特征,教師講解每個臉譜所代表的意思,增加學生對京劇的了解和對臉譜的認知,體會京劇文化的魅力,通過播放唱臉譜,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與美術(shù)交融的藝術(shù)之美,在學習臉譜的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所熟悉的其他劇種,并分析它們代表的思想意義,通過對比了解,不但增強了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理解,也延伸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增加學生對民族多元文化的認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緊扣新課改大綱,研究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在學習語文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要著重積累,促進其形成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鼓勵課堂知識積累的基礎(chǔ)上,有效開展課外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延展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完成小學語文教學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許娟.探求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57-58.
[2] 梁麗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探索核心素養(yǎng)的學科育化[J].小學教學研究,2018(3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