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為了順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首當其沖便是要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此,高效課堂一詞便在新的教育趨勢下誕生,而打造高效課堂也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共同目標。小學語文作為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的開始階段,并且是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為此,本文以新時代教育體制改革方向為背景,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教學策略進行簡單探究。
關鍵詞:課堂情境;核心素養(yǎng);多元互動
在當下,國家大力倡導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而小學語文綜合能力主要包括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三大快。這不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更是學生理解概念,看懂題目,思維清晰的保障。但是語文學科主要以文字文章為主,對于專注力低,好奇心盛,追求新鮮事物的欲望強烈的小學生而言,若沒有一個符合其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正確教學策略,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任務將舉步維艱。為此,教師在著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構建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保持其良好的學習精神頭,讓其精力充沛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的秘密武器,也是在課堂教學中長期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法寶,更是為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注入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的助推器。為此,培養(yǎng)小學生之語文學習興趣是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而構建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特征的課堂情境,是將學生注意力牢牢困在課堂教學中,極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比如,教師再講到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靜夜思》一篇古詩時,若開始就讓學生閱讀,繼而講解古詩的中心思想,這種沒有一點過度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不利于其未來的學習生活。為此,教師在新時代下,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課堂之中先通過計算機播放出一段靜夜思的簡介視頻或者音頻,其中包括卡通人物李白,音樂,閱讀,和簡單的講解,這樣就構建出了一個即符合當下所講內容又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情境,之后教師讓學生在該情境下,跟隨視頻中的朗讀節(jié)奏和聲調,大聲朗讀一遍。之后教師在針對故事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輕而易舉的激發(fā)。再如,教師講到三年級《秋天的雨》一篇課文時,可通過網(wǎng)絡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秋雨纏綿的視頻,并播放出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在該情境下領會大自然和諧之美,繼而讓學生在音樂和視頻的襯托下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這將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良好條件。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核心素養(yǎng)
語文,是我中華民族之靈魂和載體,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語文。而在新課改后,核心素養(yǎng)一詞便成為了各學段,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語文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就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決不能僅僅將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課本之中,應廣泛引用優(yōu)秀的案例,事件,故事等課外內容,極大地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比如,教師在講到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篇課文時,在讓學生聲情并茂閱讀該課文后,教師應為學生拓展雷鋒的感人事跡,他雖在英年去世,但是他的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之精神相匹配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精神被后人廣為學習,要求學生了解雷鋒的事跡,如雨夜幫助大嫂抱孩子,以及“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精神。讓學生以雷鋒為榜樣,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再如講到二年級下冊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課時,要求熟讀并背誦之余,要為學生拓展新時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還包括“勞動節(jié)和國慶節(jié)”,并把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和拓展的具體日期讓學生記住,這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應被每一個中國人所記住的。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時的為學生播放一些積極向上,經(jīng)典勵志的電影片段,在緩解課堂教學壓抑氣氛的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眼界。綜上,豐富教學內容的方法多樣,教師需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尋找符合其發(fā)展的教學內容,為其豐富知識,切實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多元互動教學,注重合作探究
當今時代,國家大力倡導合作共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正是順應國家發(fā)展和教育體制改革方向,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學生可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并且還能極大的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結集體意識。而多元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在互動中合作,正是落實合作探究的重要手段。
比如,教師在講到一年級下冊的《動物王國開大會》一篇課文時,因課文中有大量對白,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一場話劇表演。即教師將班級學生平均分組,要求每個組員擔任一個課文中的角色,繼而開始閱讀。首先教師給出10分鐘時間讓各組自行練習,之后通過抽簽的方式?jīng)Q定出閱讀表演順序,繼而每組學生展開激烈的閱讀評比。教師和其他組員根據(jù)每組學生閱讀的感情、表情、體態(tài)、出錯率等標準進行打分,滿分10分。當每個小組讀完后,教師匯總成績后公布,評比出最優(yōu)秀的三個小組給予獎勵。再如,教師講完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一篇課文后,依然將班級學生分組,之后教師要求每個小組的每位學生展開想象,根據(jù)“小鳥飛走后”為引子,開始續(xù)講故事,故事題材不限,可以是小鳥傷心欲絕的心里狀態(tài),可以是小鳥飛走后發(fā)生的事,也可以是小女孩的想法等,要求小組內每位學生可以說一句話,可以是一段話,繼而下一位學生接上上一位學生所說繼續(xù)講下去,看哪個小組將此故事講得的最好最具特色最具創(chuàng)意。同時教師設立“最具創(chuàng)意獎”“最佳生動獎”“最能想象獎”等獎項。學生在上述多元互動合作探究中的學習,其學習效率和質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而言會更高。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目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期間必然要經(jīng)過教師根據(jù)當下的教育改革趨勢和當下學生的學習特點所進行地不斷思考和不停總結。因此,教師應廣泛查閱其他專家學者研究出的打造高效課堂之有效教學策略以及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進而將其與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取精華,去糟粕,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去穩(wěn)步提升課堂效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效二字會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見證。
參考文獻:
[1]安雪娟.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23):41.
[2]王麗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9(07):50-51.
[3]陳冬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