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翠
【摘? ? 要】小學階段,學生對一切知識點都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因此,對于他們接觸新的事物來說,教學方法就是十分關鍵的了。因為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在剛接觸這個事物的時候,就能夠對這個事物產生極大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使得教學更加的有質量和有效。而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講也是如此,都需要對于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探索,從而找到適合閱讀教學的最有效的方法,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達到最高化,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85
閱讀簡單的來說,就是對一句話,一段文字的理解。它的前提條件就是需要學生們認識這段話里面所包含的內容,并且能夠理解其中的一些語句深層次的含義。從中提煉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然后再結合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這看似是語文學習中較簡單的部分,但實際上,它對學生們的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它需要學生們有具體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還需要學生們掌握一些閱讀的技巧。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的探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語文當中包含文字性的東西過多,常常會給人帶來一種很枯燥的感覺,讓人無法再進行閱讀下去。尤其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一些色彩鮮艷的東西比較感興趣,而對一些長篇大論的文章,繼續(xù)閱讀的時候往往會因為缺少耐心而中途放棄。因此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的興趣所在。根據他們這些特點來制定特有的一些教學方法,用這些方法來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由于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們對于一些比較有趣的圖案和色彩鮮艷的圖畫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在給學生們選擇閱讀教材或者是閱讀課外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這個特點。選擇一些篇幅較短,擁有許多色彩與圖案的插畫故事書,讓學生們在邊閱讀邊看插畫的同時,能夠完整地把這些故事書閱讀下去。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朗讀一些篇幅較長的小故事,讓學生們明白,有些閱讀雖然文章比較長,但是情節(jié)較長的文章,它的故事情節(jié)常常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在這一類文章當中,學生們可以感覺到一些跌宕起伏的氣氛和情感的變化。讓他們感覺到長篇的文章并不可怕,只要閱讀完整,反而它是十分有趣的。不斷地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豐富性和有趣性,漸漸的喜歡上閱讀。當學生們真正的對閱讀產生興趣的同時,他們就不會再對這些文字產生枯燥的感覺,能夠靜下心來閱讀比較長的文章。從而從這些文章當中理解到這些文章的主旨,考慮到作者當時寫作的一些心境,從而獲得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注重平時的積累
閱讀的基礎就是文字、詞語以及一些好的句子。因此想要提高閱讀的水平,平時的字、詞、句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自主性非常差。因為他們對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十分的好奇感興趣,因此,往往不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在學習上的時間。從而造成對學習失去興趣,或者是不能夠很好地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因此,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們進行加強引導和監(jiān)督,對于作業(yè)的布置和一些具體的要求需要規(guī)定的十分嚴格。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重視語文這門學科,為這門學科的其他內容打好基礎。
教師應該在教完生詞后,讓家長進行監(jiān)督,讓學生在家里面進行這些生詞的閱讀和練習,保證第二天到學校的時候能夠清晰地認出和寫出這些詞語。而教師也應該在課堂上抽一定的時間,定時地給學生們進行默寫和聽寫,時刻地督促學生們進行記憶。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對于這些語文詞匯有一定的積累,從而在閱讀的時候變得更加的容易。除了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詞匯以外,還需要在平時的課文講解中遇見課文中比較生僻的詞語,給他們做出詳細的講解,解釋這個詞語的意思以及它所運用的情境。如果遇到一些詞語,它具有一定的典故,那么就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拓展這個典故的相關內容,讓他們明白這個詞語的由來。從而使得他們比較熟悉這個詞語的一些故事和所抒發(fā)的情感、展現的意義。使得他們可以在下一次遇到類似文章里面出現此類詞語的時候,能夠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主旨。
除了文字和詞語以外,還應該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們進行好詞好句的分享和講解。尤其是那種容易讓人引起錯覺的語句,平常人可能理解的意思是其他的意思,但語句中真正表達的意思卻與我們想象的相悖。對于這種語句,教師應該給學生們進行仔細的分析,讓學生們了解到遇到此類的語句應該怎樣去分析。在課堂中對于字、詞、語句的大量積累,能夠增強學生在閱讀當中的理解能力,使得他們閱讀的更順暢,能夠悟出的東西更多。
三、把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閱讀中所包含的一些故事和哲理,往往都是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課堂搬進于實際生活當中去,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形成一個生活觀。學生們對生活越發(fā)的熟悉,才能夠理解和明白文章中關于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實例它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例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們講解相關的文章時,如果文中出現了一定的意象,比如說燕子低飛,那么此時教師就應該聯系生活實際,給學生們講解在生活當中燕子低飛所表達的一些生活的具體現象。燕子低飛在生活中表示即將要下雨,而作者可能利用燕子低飛這個意向,在下雨前和下雨后表達的情感是十分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具體揣摩。因此,將閱讀和生活實際相聯系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們的語文閱讀水平,就要抓住語文閱讀的一些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具體分析。要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們帶著興趣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收獲身心的愉悅,還能夠促進學習知識效率的提高。同時也要督促學生們進行一定的文字功底的積累,讓學生們理解詞語的意思,從而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一些語句的意思。而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生活觀,也有利于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參考文獻
[1]趙萌.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李啟民.“自主互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互動學習”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