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
【摘 ?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里培養(yǎng)學生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只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重視口語交際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會一步一臺階。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 ?訓練口語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70
人不能離群索居,群居的特點決定人際交往的重要性。而口語交際是人際交往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交流活動,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
提高口語水平,提高良好的交際能力是每個初中生所應具備的??谡Z交際也出現(xiàn)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里,《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口語交際的總目標是“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而階段目標對第四學段(7—9年級)的口語交際的要求是: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jù)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表達內(nèi)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6.講述見聞,內(nèi)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zhuǎn)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一、立足教材,專題訓練
在中學語文教材里,以單元內(nèi)容為主的綜合性學習都安排了相應的口語訓練。如七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二、第四、第六單元就有綜合性學習,這些綜合性學習與口語交際訓練有著緊密聯(lián)系,為聽、說、讀、寫的訓練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開展這幾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前,我讓學生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提前去調(diào)查、走訪、收集、整理口語交際材料,為口語專題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讓學生有話說、敢說、能說、說具體,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應對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等交際素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把口語交際訓練滲透在教學過程中
口語交際訓練僅僅依靠幾節(jié)口語交際課遠遠不夠,應該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始終。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閱讀離不開課文。課文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典范,也可以成為學生口語訓練的內(nèi)容。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互動的過程,通過彼此間的對話、溝通、交流達到教學目的,因此,充分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是十分重要的。我校的小組合作模式更有利于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在課堂這個主陣地中訓練口語交際,我的做法如下。
1.讀后復述。朗讀是學生口頭表達的基礎(chǔ),它既能讓學生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又能讓學生體驗到規(guī)范語言的價值。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讀達到同一目標: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復述課文大意,表達文章感情。復述課文是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把課文的內(nèi)容有條不紊、有重點地表述出來。復述,不僅要求學生熟悉、理解課文內(nèi)容,積累課文語言,達到閱讀的認知層次,而且還需要用得體的語言、恰當?shù)谋磉_方式表達出來,達到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運用層次,因此不失為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方法。
2.述后評價。學生復述完故事情節(jié)后,我還要求學生對所讀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評價,可以對人、對事、對物、對理、對情節(jié)……可以說感受、說看法、說情感……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把想法流利地表達出來。又如讓學生讀完、復述完《偉大的悲劇》一文的故事后,我讓學生說說“讀完課文后你對文中描寫的哪個情節(jié)最深刻?為什么?”學生就通過口頭表達自信、流暢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3.評后交流。討論交流是我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非常有利于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教師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預設(shè)討論的問題,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交際氛圍激發(fā)學生人人參與交際的熱情,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學生合作的情境,鼓勵了學生大膽與人交際。通過全程、全員、聽、想、說、辯等方式,使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在寫作中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教學是指導學生通過說來促進自身寫作能力的提高。葉圣陶先生說:“語文就是語言,就是平常說話。嘴里說的叫口頭語言,寫到紙上的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比~圣陶先生的話告訴我們,書面語和口頭語是相輔相成的。在語文教學中,作文往往讓某些學生“談文色變”。例如寫班里熟悉的一位同學,展現(xiàn)這位學生的與眾不同之處。有些學生望文止步,直呼不會寫。此時我會讓這些學生口頭闡述熟悉同學的特點,他們在闡述時說得惟妙惟肖、龍飛鳳舞,我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并適時給予指導:把你說的寫下來就是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就這樣,通過說、寫,讓學生學會“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既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又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
四、抓好課前三分鐘的講述
講述就是讓學生講自己的見聞感受等,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彌補課內(nèi)因時間倉促只能提問少數(shù)學生的不足。講述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按照號數(shù)有序地利用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三分鐘進行。講述的內(nèi)容可以由學生就感興趣的題材自由講述。每節(jié)課由一個學生主講,其他學生可以在主講者講完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讓講述形成辯論的形式,口頭訓練的效果更佳,訓練的對象更廣泛。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辯論還得不出結(jié)論的,就讓學生課外繼續(xù)進行辯論,這就達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的,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就“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了。
口語交際能力是《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里培養(yǎng)學生要具備的其中一種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有著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重視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得到一定的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唐德華.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2]呂淑湘.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0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