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穎磷
摘 ?要:思維導圖是按放射性思維特征繪制而成,并將其可視化的一種手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融合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放射性思維能力,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效率。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小學語文教學與思維導圖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有效融合
新學期,我們課題研究小組將研究目標定位在了如何將思維導圖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運用上,結合教研室改革計劃,努力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融合。學期下來,頗有收獲。
一、思維導圖的基本理論
思維導圖是按放射性思維特征繪制而成,并將其可視化的一種手段。托尼·巴贊認為放射性思維(Radiant Thinking)“是一種新的、以大腦為基礎的高級思維形式,而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形式?!彼炎⒁獾慕裹c設置在圖的中心——中央圖形上,并由此開始,把聯(lián)想和想象所產(chǎn)生的思維結果(文字或圖形),作為與中心圖形相關的一級子中心用隨意的線條將其與中心相連,作為一個分支。一級子中心可以成為下一級聯(lián)想和想象的起點。依次不斷擴展,逐步形成一張思維導圖。
二、思維導圖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能極大地激發(fā)我們的右腦。因為我們在創(chuàng)作導圖的時候還使用顏色、形狀和想象力。根據(jù)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左大腦負責邏輯、詞匯、數(shù)字,而右大腦負責抽象思維、直覺、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巴贊說:“傳統(tǒng)的記筆記方法是使用了大腦的一小部分,因為它主要使用的是邏輯和直線型的模式?!盵1]所以,圖像的使用加深了我們的記憶,因為使用者可以把關鍵字和顏色、圖案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使用了我們的視覺感官。
1、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一般讓學生在課后繪圖,以便梳理、鞏固、理解所學內(nèi)容。當學習完某一篇課文或某一單元后,把相關知識組織成完整的系統(tǒng)框架,系統(tǒng)的知識構架有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點系統(tǒng)地儲存起來,便于以后的快速復習。思維導圖就是構建知識框架的很好的工具。思維導圖能夠通過節(jié)點和連線把由中心輻射出來的各個知識聯(lián)系起來,把知識點連成知識塊,把知識塊連成知識網(wǎng),使知識在小學生的頭腦中清晰的呈現(xiàn)。
2、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一直以來,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為了讓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通讀課文之后將課文劃分成幾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進而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認,這種教學方法有其可取之處,但是它是建立在一種線性思維基礎之上的思維過程,不符合人類思維的本來面目。學生在使用時更是時常處于“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困境之中,尤其是篇幅較長、理解難度比較大的課文,這種情況更是普遍存在。這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更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分析,能使困難、復雜的內(nèi)容非常清晰、系統(tǒng)地凸顯出來,因而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材料內(nèi)容,更容易地組織和記住所讀材料。在閱讀教學中,將閱讀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zhuǎn)換成系列圖式的形式,使概念之間形成體系和層次,并能方便交互。這樣,能幫助小學生迅速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思維導圖有助于小學生進行高效閱讀,有效利用時間。
3、思維導圖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融合。在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是學生、老師、家長操心最多也最為頭疼的。老師一直說學生寫作內(nèi)容空虛,學生卻說不知道寫什么。當今社會,很多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虛擬游戲世界,形成了學生思維單一、寫作積極性普遍不高的現(xiàn)象。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不畏懼寫作文,讓他們把自己的心里話傾注于筆端或采取其他方式展現(xiàn)出來呢?“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語文課程目標又如何實現(xiàn)呢?
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我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寫作教學的每個階段,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作文構思階段,讓小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整理有關材料。先將作文題目或主題以一恰當?shù)膱D形畫于紙的中心位置,然后展開聯(lián)想,思考與中心圖有關的內(nèi)容、材料,并對思維結果加以調(diào)整,最終形成一張作文的思維導圖。同樣,也可以由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大家共同繪制作文的思維導圖,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寫作的思維廣度和寫作的積極性。在寫作文階段,讓小學生按照思維導圖去寫,這樣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寫作前的分組討論、老師的教導、分組完成思維導圖、課堂報告和同學之間的辯論都能幫助學生提高作文素質(zhì)?!盵2]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先進的思維方法。它簡單、直接、形象,特別適合幫助小學生梳理學習內(nèi)容的思維路線。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語文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和認可,收到了一定的學習效果。思維導圖也只是一種工具,一種幫助小學生成長的工具。相信只要合理、正確地引導小學生運用好這一工具,一定有助于學生們思維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拓寬思維導圖的適用范圍,使思維導圖深入到學生們學習的方方面面,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智慧的學習氛圍。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思維導圖將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車偉堅,徐曉東.?概念圖與思維導圖及其應用中的異同辨析[C].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2006:第357~358
[2]趙國慶.“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議論文”案例研究[J].信息技術教育,2005(10):第51~53頁.
(作者單位: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