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聚焦體育賽事報道,現(xiàn)場解說和賽前賽后采訪,以實例分析為基礎,通過分析體育文體特征和體育英語案例翻譯等途徑,歸納探討體育英語的翻譯技巧, 嘗試建構融“理論+實踐”“專業(yè)知識+技能”于一體的體育英語翻譯研究。
【關鍵詞】體育英語;文體特征;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李晉,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文體特征的體育英語翻譯技巧研究》(項目編號:2019-ZDJH-624)研究成果。
體育英語屬于應用文體,在長期的體育賽事報道、采訪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其專業(yè)詞匯、特色修辭、表達習慣、甚至有規(guī)律的報道模式。在體育英語翻譯技巧研究的過程中,明確目的論為體育英語翻譯的指導原則,通過分析體育英語的詞匯、修辭等語言特征,從詞法和句法層面探討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行之有效的翻譯技巧。
一、體育英語的文體特征
體育英語不僅向讀者傳遞及時準確的體育賽事消息,而且要盡可能地吸引讀者積極觀看、參與體育活動。體育報道語言力求簡潔明了,生動形象。因此,語言運用上具有用詞新奇、專業(yè)詞匯豐富、修辭生動、句式靈活和注重表達效果的特點,注重語言實際的交際目的。
1.詞匯特征。體育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表達過程中呈現(xiàn)出獨特的表達和大量專業(yè)詞匯,力求保持語言的原汁原味。專業(yè)術語詞匯和特定詞匯在體育報道中至關重要,準確生動再現(xiàn)運動的文化歷史和鮮明特點。
Mane was the player to hit a hat trick when Liverpool beat Everton in a feisty Merseyside derb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nth.
在體育英語中常見的“hat trick”,“derby”,這是足球比賽中經常使用的獨特表達?!癶at trick”常用來指代一名球員在同一場比賽中獨進三個球。西方人對某人表示敬意的時候,總是摘下戴在頭上的帽子,這里表示對運動員馬內的贊嘆和敬意。 “derby”一詞就來源于一個典故,與英國的一個小城德比郡賽馬有關?!癲erby”(德比)也常指同一區(qū)域球隊的比賽。利物浦和埃弗頓是英國兩家歷史悠久的俱樂部,位于莫西塞得郡。因此,兩隊的比賽就稱為莫西塞得德比。這是足球比賽專業(yè)詞匯,也是獨特的語言表達。體育英語中這些原汁原味的詞匯表達,更加展現(xiàn)了比賽的獨特魅力。
2. 修辭特征。體育英語不僅向讀者傳遞信息,而且行文新奇,富有想象力。修辭格的使用可以到達意想不到的妙用。經常使用的修辭格有明喻、夸張。
(1)明喻。明喻是比喻的一種,將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兩種不同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常用 as 或者 like 表示兩者之間的相似關系。通過使用明喻,體育報道行文簡練,形象逼真。
Soccer game arrived in Brazil just before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the sports soon spread across the nation like wildfire. The game has soon attracted many players from Brazil’s slums, who see soccer as a ticket out of poverty.
體育英語報道一個新興的體育項目足球在20世紀之初如何在巴西迅速壯大發(fā)展,大部分讀者并沒有清晰明了的概念。通過使用明喻,把足球在巴西的發(fā)展速度比作野火,行文簡潔,生動形象,深入人心。眾所周知,足球不但給巴西孩童帶來快樂,還成為生活在貧民窟的青年們夢想成真的一種方式。通過使用明喻,把足球比作脫離貧困的門票,讀者很容易抓住主要信息,足球已經成為巴西窮人擺脫貧窮的幾乎唯一合法途徑。
(2)夸張??鋸埵且环N修辭手段,指有意識地使用言過其實的詞語,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夸大或者縮小。以增強表達效果,達到強調的作用。
The Pistons’ biggest win of 2006 wasn’t secure until the final tick of the clock, when LeBron James missed the buzzer ball.
NBA 球隊競爭激烈,往往到比賽最后一秒鐘決定勝負。報道中使用“the final tick of the clock”,夸大比賽的激烈程度,尤其是勒布朗.詹姆斯投丟了壓哨球,活塞最后時刻贏得比賽,通過夸張修辭格的使用,信息表達準確反映了比賽激烈程度,形象生動,扣人心弦。
二、翻譯技巧應用
翻譯理論目的論是德國功能派學者費米爾和諾德等提出來的,它是翻譯應用文體的重要理論指導。目的論提出了翻譯過程中應遵循的三大原則,“目的法則”指譯文的交際目的;“連貫法則”也就是譯文必須能讓讀者理解,具有可讀性;“忠實法則”指對原文的忠實。目的論在宏觀策略上為譯者在體育英語翻譯中順利實施不同的翻譯技巧提供可行性理論支持。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譯者根據體育英語文體特征,通過大量案例的翻譯實踐,逐步完善形成常用的翻譯技巧。翻譯技巧分為詞法、句法兩部分。詞法關注微觀層面,句法關注宏觀層面,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1. 抽象譯法。抽象譯法就是在原文中具體或者是比較具體的單詞、詞組和成語用抽象或者比較抽象單詞、詞組和成語來進行翻譯,從而降低語言差別給翻譯帶來的損失,使譯文產生和原文同樣的效果。體育英語翻譯過程中,抽象譯法是其中一種常用的翻譯技巧。
While the legs are not quite what they were during the glory years, Jordan still has the fire.
譯文一:雖然他的兩條腿已不似當年他叱咤風云時代的兩條腿,喬丹仍然還有火力。
譯文二:雖然已不復當年勇,但是喬丹仍然還是有火力。
通過兩個譯文的對比,譯文一根據字面意思,直接把“l(fā)egs” 翻譯成兩條腿,譯文二結合實際情況,每個運動員都有巔峰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競技狀態(tài)開始下滑,聯(lián)想到漢語的相關表達“好漢不復當年勇”,根據目的論翻譯的指導原則,通過運用抽象譯法,把“l(fā)egs”翻譯成“勇猛”,句子信息表達準確清楚,符合目的語表達習慣,文化背景差異轉化合理,可讀性強。通過這個例句的翻譯,在目的論的指導下,抽象譯法得到淋漓盡致體現(xiàn),翻譯中真正做到了通過現(xiàn)象見本質,通過文字見意義,杜絕了譯詞而不譯意思的固化思維模式。
2.轉性譯法。翻譯就是將原語轉化成目的語,還是具體落實到語言的轉換。英漢語言表達特點不同,漢語是動態(tài)的語言,英語是靜態(tài)的語言,漢語動詞居多,而英語名詞主導。因此,在英漢翻譯過程中,根據譯文的語言習慣進行詞性轉化。詞性轉化是體育英語翻譯的一種常用翻譯技巧。
Beckham scored a stunning equalizer with his trademark- free kick against Leicester City.
譯文:在對陣萊斯特城的比賽中,貝克漢姆以他的看家活-任意球攻入一球,令人難以置信地扳平了比分。
體育英語經常出現(xiàn)專有詞匯,“equalizer” 和 “against”是足球比賽中專用詞匯表達,在英文表達中分別是名詞和介詞,翻譯成中文對應處理為動詞 “扳平和對陣”。根據英漢語言自身表達特點,充分利用詞法翻譯技巧轉性譯法,漢語多動詞而英語喜靜態(tài),不僅語義信息傳達完整,而且兩種語言行文特點得到淋漓盡致體現(xiàn),最大程度保持原語和目的語的原汁原味,完全符合目的論的翻譯目的和原則,譯文和原語達到句意、語法功能對等。通過這個例句的翻譯,在目的論的指導下,轉性譯法避免了翻譯過程中望文生義,翻譯中真正做到了通過文字見意義,最大限度達到翻譯的交際目的,譯文可讀性強和語言表達地道流暢。
3. 轉態(tài)譯法。所謂轉態(tài)譯法,就是在翻譯過程中把原文中的被動語態(tài)轉換成譯文中的主動語態(tài),或者把原文的主動語態(tài)轉換成譯文中的被動語態(tài)。一般說來,英語比漢語用更多的被動語態(tài)。英語中用被動語態(tài)的句子在翻譯成漢語時,根據具體情況把被動語態(tài)轉換成主動語態(tài)。
While her supermodel good looks have drawn attention, Sharapova insisted that she wanted to be remembered for her tennis abilities and not her physical attributes.
譯文一: 雖然莎拉波娃超級模特的美貌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她表示,她希望以她精湛的球技而不是她的身體特征被記住。
譯文二:莎拉波娃超級模特的美貌引來人們的關注,但她表示,她希望人們記住的是她精湛的球技而不是她的身體特征。
比較以上兩個譯文,譯文一直接把英語的被動語態(tài)翻譯成漢語的被動語態(tài),譯文讀來語言歐化嚴重,失去了漢語語言表達特點。譯文二根據英漢兩種語言行文特點不同,增加邏輯主語“人們”,通過句法翻譯的轉態(tài)譯法,把英語被動語態(tài)轉化為漢語主動語態(tài),譯文語意完整,邏輯結構清晰,完全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可讀性強,完全達到目的論的翻譯原則和標準。因此,轉態(tài)譯法是一種常見的句法翻譯技巧,在翻譯體育英語過程中,不僅充分傳遞原文信息,而且保持了譯文的表達特點和連貫性。翻譯中真正做到了形式不同,功能對等,體現(xiàn)了翻譯的交際目的和語言審美情趣。
4.換序譯法。英語和漢語在語法結構上有著許多差別。在翻譯的過程中,常常要更換原文詞語的前后次序。對原文的語序照抄照搬、絲毫不顧譯文的習慣,這樣機械性翻譯,譯文就無通順可言。換序譯法就是翻譯時對原文的詞序進行調整,使譯文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通順。 換序譯法是體育英語翻譯中一種常見的句法翻譯技巧。
Even though Ali fought fearlessly, Frazier beat him in points, knocking him down with a hard left hook in the last round.
譯文:雖然阿里毫無畏懼,弗雷澤還是在最后一個回合中以一記左勾拳把他擊倒在地,最終以點數(shù)獲勝。
在翻譯過程中,原文主句語序在譯文中發(fā)生變化,根據英漢兩種語言語法結構不同,英語行文結果在前,原因和事實在后;漢語行文原因和事實在前,結果在后。因此,在體育英語翻譯過程中,把原文中表示原因的事實“knocking him down with a hard left hook in the last round”放在主句前方,把原文中表示結果的主要信息beat him in points 放在句末翻譯,不僅強調主要信息,而且譯文邏輯清晰,結構連貫,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符合目的論的翻譯目的和原則。
三、結語
如上所述,本文重點在于以體育專業(yè)知識為基礎,通過分析體育英語的文體特征,有的放矢的探討體育文體翻譯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技巧。讓體育翻譯既要體現(xiàn)出輕松、大眾化的氣氛,又不失去專業(yè)性,譯文讀起來不能顯得“外行”。
讓體育英語翻譯更好地應用到于實際生活中,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體育賽事報道,真正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技能”于一體的體育英語翻譯技巧的廣泛應用,加速各項體育賽事在中國的普及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兵.體壇萬花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陳樹培.英漢報刊翻譯常見錯誤[M].外文出版社,2007.
[3]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馮翠華.英語修辭大全[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5]方華文.最閃耀的體育巨星英漢對照[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6]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7]王憲生.漢英句法翻譯技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