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丹嬌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巨大的影響。現(xiàn)如今,絕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總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總是扮演傾聽者的角色,沒有絲毫的參與感。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甚至出現(xiàn)厭惡學習的情況,不利于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認真思考,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的學習。本文針對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的實踐展開了討論和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參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有效地閱讀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促進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而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接觸語文知識的初級階段,學生的整體思維都十分積極活躍。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目標,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接下來,對如何在促進學生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做了詳細的闡述。
一、從教師做起,改革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參與
教學方法是決定閱讀教學是否能取得成效的關(guān)鍵因素。現(xiàn)如今,絕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課本內(nèi)容進行生搬硬套,不作絲毫的處理和改變,而且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在講述閱讀方法和技巧,忽視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需求,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地位,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喪失,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也大幅度下降。對此,教師應認真反省自身,積極地改革教學方法,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
例如,教師首先應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大量與閱讀教學方法相關(guān)的資料,然后進行歸納整理,其次,教師應對本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教學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緊接著,教師應將教學方法應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選取適當?shù)拈喿x材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火燒云》為例,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了解文章的大意,緊接著,教師應通過多種手段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降低這篇文章的理解難度,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火燒云的圖片并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觀看圖片時教師要在一旁向?qū)W生講述火燒云形成的原理,讓學生對火燒云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緊接著,教師應以圖片為背景,帶領學生對文章再次進行閱讀,加深理解,然后可以播放關(guān)于火燒云的視頻,讓學生看到逼真的動態(tài)的火燒云,并且結(jié)合文章中描寫火燒云的句子,完全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最后,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學習,教師應讓每一個學生們在完成閱讀后畫出自己認為的火燒云的樣子,并進行展示,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二、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采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學生參與
師生之間有效地互動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采用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而巧妙提問的教學方式,就是用問題來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參與互動。為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提問藝術(shù),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采用提問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增強學生參與,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閱讀這篇文章,告訴老師文章中涉及了幾個人物,主要講述了什么事情?”學生在聽到問題后,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文章的閱讀學習。在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上臺進行發(fā)言,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鍛煉其語言組織能力。緊接著,教師應對文章進行細分化閱讀,提出第二個問題“晏子在到達楚國后,楚王為難了晏子幾次,晏子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呢?”讓學生再次細細地閱讀文章,找出問題的答案,提升其閱讀能力。在找出答案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就近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與每一個小組進行充分地交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引導其進行解決,然后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得出的答案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顯著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小組進行合作,共同扮演文中的角色,完成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并且讓每一個小組都上臺進行展示,給每一個學生參與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總結(jié)
總而言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核心,教師應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積累豐富的語文素材,提升閱讀能力,讓閱讀成為每一個學生自覺良好的習慣,提高整個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劉世麗.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策略[J].2016.
[2]呂德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感悟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31):160.
[3]林家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參與有效性的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