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深
【摘要】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高中生物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要想提高高中生生物的學習成績和水平,那么就可以采取同課異構(gòu)的教學方式,這種生物教學方式豐富了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結(jié)構(gòu),讓老師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各種特性和風格,真正做到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求同存異、因材施教。因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jié)構(gòu)”一課為例,對同課異構(gòu)進行教學實例的分析。
【關(guān)鍵詞】 高中生物 同課異構(gòu) 實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158-01
0
每個學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高中生物教師在采用一種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時,有的學生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而有的學生則不喜歡這樣的教學風格,針對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一種“同課異構(gòu)”的新型的教學理念,同課異構(gòu)的出現(xiàn)使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用多種教學方式和風格表達出來,適應了不同層次的高中生,因此老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同課異構(gòu)”的含義
“同課異構(gòu)”指的是對于相同的教學知識和內(nèi)容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出現(xiàn),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巴n異構(gòu)”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多人同課異構(gòu)”,另一種是“一人同課異構(gòu)”?!岸嗳送n異構(gòu)”指的是同一個年級相同學科的多個老師,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然后將自己的教學方法報備到教研組,隨后教研組展開教學方式研究的討論,相同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幾種教學方法?!耙蝗送n異構(gòu)”指的是一個教師對教材反復的研讀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然后通過聽課和教研組討論,聽取別人好的建議,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和整合,之后在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兩種方式共同構(gòu)成了“同課異構(gòu)”。
二、以“DNA分子的結(jié)構(gòu)”一課為例,分析“同課異構(gòu)”的作用
(一)在導入新課時,不同教師的方法不同
導入新課時,劉老師對新課的導入進行了提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DNA能夠發(fā)揮怎樣的作用,組成DNA的結(jié)構(gòu)是什么?DNA的性質(zhì)和特點分別是什么?”通過學生的回答,劉老師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了整合,之后引出了DNA復制的新概念。第二位老師王老師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來引出DNA的概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將近七萬同胞遇害,一萬多人受傷,在地震的過程中由于建筑物的倒塌,使遇害者的尸體面目全非,靠簡單的面部識別是認不出來死者的身份的,所以警方采用DNA復制的方法進行檢測,最后由家屬進行確認。那么DNA復制技術(shù)在事故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DNA是怎樣復制的?”
從這兩位老師導入新課的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劉老師通過復習舊知識對新知識進行導入,但是他沒有將以前學過的知識與DNA復制的有關(guān)知識有效的連接起來,沒有讓學生理解到NDA復制的概念。而王老師通過列舉例子引入新的知識,能夠?qū)⒅R與實際結(jié)合起來,能夠快速讓學生進入新知識的的學習當中,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DNA復制的積極性。
(二)在DNA分子復制的推測教學中,不同教師的方法不同
李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在引入新的DNA復制的概念之后,保證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其中的含義和原理,然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利用實驗的方法來論證DNA分子復制的推測,首先教師將準備好的彩色卡片和彩色粉筆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討論并展開模擬實驗,在實驗中學生對DNA分子的復制會有更加深入的看法。郭老師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先對生物教學的原文進行閱讀,然后展開討論,最后老師再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和總結(jié)。
從這兩位老師不同的教學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李老師通過組織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動腦能力,學生以小組形式做實驗可以提高同學之間互相協(xié)作的能力,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問題也會跟老師及時的溝通,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得到更好的互動和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郭老師的教學方式是最傳統(tǒng)、最普遍的一種,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在DNA分子復制過程教學中,不同教師的方法不同
教師甲的DNA分子復制的教學方法是:直接利用多媒體播放DNA復制過程的動畫,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再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和總結(jié)。教師乙的教學方式是:先對前面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一個整體的歸納和總結(jié),在了解DNA復制條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們對DNA分子復制的過程進行仔細的閱讀,閱讀之后,老師再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入下一步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出這兩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全然不同,而教師乙的教學方法更加的合理,將新舊知識連貫起來,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學習意識。
結(jié)束語
通過對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教學實例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同課異構(gòu)”是因人而異的,每一位教師都有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不同的教學方法所起到的教學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找到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要合理地運用“同課異構(gòu)”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學習成績,還可以提高高中生物老師的工作效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葉本剛.同課異構(gòu)精彩紛呈——廈門市第四屆“激活課堂”高中生物新課程實驗教學研討評述[J].中學生物教學,2018(9):8-11.
[2]李戈.淺談高中生物同課異構(gòu)新思路教學[J].新課程(中),2017(5):123-123.
[3]郭麗麗.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同課異構(gòu)”的教學實例及研究意義[J].生物學教學,2017,39(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