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摘要:寫作是我們利用語言文字來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作為寫作學習最為重要的階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將為學生今后的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鞏固語文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寫作教學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綜合素質(zhì)。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努力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做到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找好寫作的切入點,利用自己的語言能力進行作文的構思與創(chuàng)作。
一、看圖寫話,觀察想象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寫作訓練的主要方式,圖畫上往往是“人”+“事”+“事件結(jié)果”,學生往往會形成思維定式,而且運用大白話敘述完事件就無話可說了,其實圖中包含的內(nèi)容還會有很多,單是人物周圍的環(huán)境就可以寫出很長的篇幅。教師讓學生觀察圖片,最好先用彩筆給圖片涂上顏色,紅的花、綠的柳、金色的陽光……然后再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寫作,給“人、事、景”添上修飾語,學生習作上的語言就豐富多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即使沒有涂色環(huán)節(jié),學生也可以從圖中讀出天氣情況,并能準確抓住景物特點。
教師再做進一步引導,讓學生把圖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身邊的朋友,那么同齡人在做某件事情時會怎么想?事情發(fā)生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哪些狀況,人物心理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回答出這些問題,習作就更豐滿了。教師在點撥時,可以讓學生模仿教材中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對人物心理的描寫會更細致一些,學生的作品會越來越成熟。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時,可以多角度指導,試想,當圖中主人公心情愉快時會發(fā)生怎樣的事,當圖中主人公心情不好時,故事又會發(fā)生怎樣的“反轉(zhuǎn)”?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便會有不同的收獲。長時間如此觀察想象訓練,定能開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二、合作學習,互相促進提高
我在學生課外習作活動中,引入了“合作作文”機制。學生以五人合作小組為單位,共用一本習作本,每周一次輪流交替完成習作??梢杂泄餐拿},也可以自由命題、自由發(fā)揮。學生即是作者,可以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并與同伴好友分享習作;組員是評委,他們樂于并善于評改同伴、好友的習作,在合作中快樂習作,快樂修改,快樂評價,能用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眼光去看待習作,相互促進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習作水平。如寫以記事為主的文章,筆者讓學生在寫作文時,先讓他們小組內(nèi)交流,定內(nèi)容,定題目。接著等學生寫完之后,又讓小組內(nèi)的學生互相看一看同學的作文,互相查找錯別字,修改病句,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提高寫作能力。
三、情境創(chuàng)設,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學習興趣時,情境創(chuàng)設很重要。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相互配合,這樣才能推進強化體驗過程,豐富教學情境;如在講解習作《我有一個想法》時,筆者布置了以下作文: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如果我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改進建議和解決辦法,就能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生活中人們對手機的沉迷,會影響與人的交往;同學們看過的書閑置在家,不如集中起來建一個圖書……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或問題引起了你的關注?你對這些現(xiàn)象有什么想法?如果有改進的辦法或建議,也可以寫下來。再如,學生習作《我有一個想法》提出了當今時代的一個熱點問題———霧霾。學生行文十分有條理,首先從自己的所見和新聞報道點出霧霾的嚴重,然后指出造成霧霾的真正兇手是人類,接著介紹了自己關于預防霧霾的建議,最后表達出自己在藍天下生活的希望。
四、同寫共評,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與學生一起動筆寫作,在評改學生習作之前,先把教師所寫的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先當“教師”來批改,學生都非常樂意去做,而且把教師的“習作”與學生的“習作”放在一起評改,這是每個學生所期盼的趣事。評完教師的“習作”,然后鼓勵學生自告奮勇把自己的習作也投影出來讓全體師生“觀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小學生都愿意被教師表揚,被其他學生認可,因此在與教師“PK”習作時,都會認真對待寫作。
如習作主題“猜猜他是誰”,要求:選擇一個學生,用幾句話或者一段話寫一寫他。不能在文中出現(xiàn)他的名字,但是要讓別人讀了你寫的內(nèi)容,能猜出你寫的是誰。這是很有趣的寫作活動。教師布置完寫作任務,講清楚要求以后就和學生一起寫作。教師自告奮勇描寫兩個人供學生猜。學生都歪著腦袋面帶微笑,搜索最恰當?shù)脑~匯去描寫自己確定的對象。其實這次習作主要練習學生的人物描寫方法,教師在前面《不懂就要問》一課的講解中已經(jīng)系統(tǒng)介紹了人物描寫的方法,本次習作為了強化訓練。20分鐘以后,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寫好了,個別學生一邊讀自己的文章,一邊捂著嘴笑。展示活動開始,此時學生精神飽滿,全然沒有“課堂低谷”現(xiàn)象。教師一邊展示學生習作,一邊和學生一起“猜謎”,其中穿插人物描寫方法的講解,學生印象深刻,學習效率非常高。學生在以后遇到人物描寫時,一定會記住本節(jié)課的方法,實現(xiàn)妙筆生花。
五、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往往只是用一些簡單的語言陳述生活中所發(fā)生的瑣事,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是以日記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文章并沒有太多情感及寫作技巧。小學寫作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沒有太高,但如果能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奠定寫作基礎,那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將帶來更多的好處。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內(nèi)容能拓寬思維,豐富閱歷,提高寫作水平。如低年級學生可以閱讀《帕西爺爺有辦法》《市場街最后一站》《父與子全集》等,較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科學家故事100個》《小牛頓實驗室》等讀物。教師可以在教室內(nèi)設置圖書角,要求學生在一周或者一個月內(nèi)閱讀特定的一本書,然后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討論故事內(nèi)容,并發(fā)揮想象拓展閱讀情景,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為了確保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有效性,教師要定期考察學生的閱讀情況,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他們是否真正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幫助他們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為之后的語文寫作提供豐富素材。
小學寫作教學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階段,需要打牢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要想改變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的不良現(xiàn)狀,要明確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在交流展示中豐富積累,提高興趣;在合作學習中快樂習作,互相促進;在綜合學習活動中實踐探究,觸摸生活;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強化體驗,提高能力;在課外閱讀中養(yǎng)成習慣,積累素材。
參考文獻:
[1]謝炳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3):61-62.
[2]肖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21):247.
[3]李青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56.
[4]李建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