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計算機大面積普及的教育背景下,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對現存的教學狀況進行了分析,探索與實踐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分層式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分層式
1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基礎差異大
由于我國各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和教育資源存在一定的差異以及家庭整體學歷水平和收入情況不同,學生進入大學時計算機基礎存在較大的差異,偏遠地區(qū)家庭條件不好的甚至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另外,由于計算機的快速普及和廣泛使用,有些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和一些應用軟件的使用,加之現今普遍提倡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應全面發(fā)展要求的提出,中學時部分地區(qū)甚至是小學就已經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一些新生對大學所要學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缺乏興趣。學生群體的個體差異性需求應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視,通過教學改革或一定的教學手段縮小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滿足不同基礎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需求。
1.2 理論教學與上機實踐的脫節(jié)
目前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的課程設置是理論教學與上機實踐的學時是一比一,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動手鍛煉的能力,但先理論后上機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差,比如理論安排在了周一,而上機實驗安排在了周五,嚴重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且作為公共課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一般都是大班制,上機實踐時間有限,而學生眾多,學生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很難一一為學生詳細的解決每一個問題,基礎不同、興趣不同的學生坐在一起完成同一個實驗任務,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3 缺乏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
我國高校大部分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都是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為主,上機時布置實驗任務,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溝通局限于短短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也無法確定自己的操作是否得當,缺乏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學習交流互動平臺,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利于教師發(fā)現自身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2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的思考
2.1 根據學生水平分層式教學
學生進入大學后,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水平摸底考試,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兩部分內容,根據學生考試的情況和專業(yè)相近狀況,制定教學內容并進行分班。由于采用分班制,教師不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而是根據每個層次班級學生的一般情況進行授課,教學目的明確,學生學習積極性高。還要制定與之適應的考評體系,豐富并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改進教學方法,真正實現教學改革和提升學生計算機能力的目標。
2.2 科學利用小班實踐教學
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一般采用集體授課的大班制,教學通過課件演示,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非常明顯。由于教室內學生眾多,教師站在講臺上講的費勁,學生坐在下面聽的費勁,并且學生的參與感過低,學生與教師無法展開深入的交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性?;诖耍诮虒W條件允許的情況,專業(yè)相近的大班在上機的時候分成水平相當的小班,或者教師可以選擇在機房內進行教學,邊講解邊演示,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讓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得到提升。
2.3 借助網絡技術輔助教學
課堂教學應該采用多種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依托網絡進行教學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創(chuàng)建計算機多媒體演示實驗室,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表現計算機文化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實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將網絡技術融合到計算機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課堂教學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3 結語
本文以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為例,對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幾點思考。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需要學生、學校和教師三方共同合力去完成,并且不能為了改革而改,應該在教改的過程中時刻發(fā)現新問題并解決新問題。對于分層式教學改革,不能只從形式上去改,我們應該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參考文獻:
[1]黃錦敬,李國華,王軍民.大學計算機公共課課程設置及教學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9-141.
[2]劉艷.對應用技術型本科大學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5,(22):133.
[3]張鐵紅,閆文麗.基于計算機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45-48.
[4]莊科君,賀寶勛.基于任務驅動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8(3):121- 124.
[5]楊筱莉.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2018(14):124-125.
作者簡介:李婷(1992-),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軟件工程、信息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