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飛
一、案例背景
幾年前,我新接手一個赫赫有名的“差”班,這個不省心的班級,讓我一開學就陷入極度忙碌之中,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告狀:“老師,陳xx和張xx打架了”“老師,王xx敲詐我”……我像旋轉(zhuǎn)的陀螺一樣忙著收拾爛攤子,我聲嘶力竭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怒斥著那些“鬧塘魚”,并三令五申,“不準”這個,“不能”那個,可是,我每天還是重復著相同的“故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班上這么亂,可怎么辦?
二、案例轉(zhuǎn)機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看到了管好這個班級的曙光。記得有一天早晨,我一返校便看到了辦公桌上的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黃老師,看著你每天生氣,我很難過,我好想有一天,能看到你開心的樣子……”我心一熱,不由感嘆:班上不是也有這么懂事的孩子嗎?怎么就忽視了呢?這張紙條對我觸動很大,我開始對前段時間的班級管理進行了反思,雖然班上確實有為數(shù)不少的調(diào)皮孩子,但是班上也有很多懂事的孩子。為什么班上做得好的地方我忽視了,而眼光卻死死盯著那些做得差的地方呢?我想,我該換個角度教育孩子了。作為一個班主任,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問題并及時處理,這點是沒錯,但是如果一味只看到問題,天天吹毛求疵,勢必會影響到整體,讓自己不能理智看待問題,正確評估這個班級。這個班級更需要陽光,需要班主任給予一種正能量。
三、案例剖析
冷靜下來的我,在班級管理上不再處于被動狀態(tài)。我找了許多同學了解情況,與之前的任課老師交談,及時對班級進行分析,找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具體如下:
1.老師更替頻繁,三年換了四個班主任,導致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不好。一年級是養(yǎng)成教育很關鍵的時刻,但是這個班的啟蒙老師剛接班沒多久便懷孕了,糟心的是,這個體質(zhì)不甚好的老師懷孕后反應太大,所以隔三差五便要請假,最長的一次,一個月都是其他班老師臨時來代課,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后,班主任索性請了產(chǎn)假,中途不得不請了代課老師。不過,因為習慣沒養(yǎng)成好,班上“野性”太足,代課老師很快棄他們而去,就這樣,這個班還沒到三年級,各種原因便頻繁更換了四任班主任,錯過了最佳的習慣養(yǎng)成時期。
2.班上有幾個孩子因為家庭原因,成了班上“混世小魔王”。如,經(jīng)常打人的張xx,其實也是個可憐的孩子,在粗暴的父親棍棒下長大的;陳xx則是家庭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完全不聽老師管教;而王xx這個孩子,因為父母忙于工作,長期處于無管教狀態(tài)中。正因為有這三個孩子的存在,帶動了好幾個跟風的男生“興風作浪”,班上經(jīng)常“雞飛狗跳”,導致所有接班的老師忙于善后,經(jīng)常在班上“暴風驟雨”,絲毫不敢放松,教育處于被動狀態(tài)。
四、案例措施
我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結(jié)合自己的觀察與了解,改變教育方法,采取了相對應的措施。
1.改變自己處事方式,用贊美與肯定激勵學生。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心最深處的原則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記得有一天去上課,我站在門口掃視了一下有點熱鬧的教室,發(fā)現(xiàn)除了那十幾個調(diào)皮蛋,班上還是有不少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我欣慰地笑了,大聲說:“我要表揚那些坐得端正的同學。”我開始一一點名了,奇跡出現(xiàn)了,原本吵鬧的那些調(diào)皮蛋,立馬坐得筆直,教室里迅速安靜了下來。這是我接班幾周以來,第一次享受到這種待遇。我頓了一下,也點名表揚了那幾個坐端正了的調(diào)皮蛋。這件事情,讓我頓悟,贊美或許就是打開這班孩子心門的鑰匙。臨下課時,我又無不感慨地說:“感謝大家給我?guī)頋M滿的感動與幸福,這節(jié)課,我看到了你們的優(yōu)秀,我相信你們會越來越棒。”那一刻,他們的臉上竟洋溢著前所未有的滿足和開心。
2.以活動為載體,俘獲學生“芳心”。 朱永新教授說:“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因此,我非常重視活動的組織,每周五我都會精心組織各種形式的主題班會,如,“感恩有你”“好習慣記心中”“小學生一日常規(guī)”“文明禮貌記心中”等,這些主題班會無形中便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文明禮儀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進行了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樹立了主人翁意識。當然,除了主題班會活動,我也經(jīng)常組織他們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其他活動,如帶他們?nèi)グ姿畮郎?,組織他們?nèi)ノ逡厝A僑博物館參觀,或者只是和別的班聯(lián)合進行一場拔河比賽,這些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也大大縮小了我和他們的心理距離,他們慢慢接受并愛上了我這個“新家長”,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他們眼里變得有吸引力了。
3.制定班規(guī)班約,搞好班級常規(guī)管理。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弊尠嗌贤瑢W明確了學習、紀律等方面應該怎么做了以后,我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和同學們一起制定了一套有針對性的班規(guī)班約,并相對應地推出獎罰措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紤]到班上“自由”已成習慣,我在制定班規(guī)班約后,一天一小結(jié),一周一大結(jié),使班規(guī)班約牢植于他們心中。為了調(diào)動他們積極性,我每周推出兩個“進步之星”和兩個“學習楷模”,不但給他們頒發(fā)獎品和獎狀,還群發(fā)信息給家長,增強他們的自豪感。漸漸地,班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規(guī)范不少,他們終于有了規(guī)則意識。
4.關心班上三個特殊孩子,用愛融化他們內(nèi)心的“冰塊”。張xx、陳xx、王xx三個孩子情況各有不同,但因為太調(diào)皮,“批評”是他們的家常便飯。我不走尋常路,遇到他們犯錯誤,我沒有選擇大發(fā)雷霆,而是和顏悅色地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改正錯誤。只要他們有改變,我便大聲在班上表揚他們,讓班上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他們進步的喜悅。班上的一些事情,我還會拉上他們一起出主意,每天雷打不動地利用下課時間和他們互動,談天說地。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犯錯的幾率越來越小,班上的麻煩事越來越少了,班上那個牛高馬大的張xx,最初違紀最多,可他不但慢慢改變了自己,還開始做起他之前幾個“死黨”的工作,還振振有詞地說:“老是給班上抹黑多不好,不如我們幾個多為班上做點好事吧?!焙髞恚@個有點號召力的孩子當了紀律班長,成了我得力的助手。
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班變得越來越規(guī)矩了,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也越來越少,肯定贊美的聲音多了,班上的歡聲笑語也多了起來。一年之后,這個班竟成了學校優(yōu)秀班級,參加“紅領巾夢工場”還獲得省三等獎。有一次,班上幾個孩子在東湖公園進行義賣活動,他們的機靈還打動了江門市廣播電視臺的一位記者,竟邀請他們?nèi)ソT電臺做了兩期節(jié)目。
五、案例反思
蘇赫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我們教育的人,不管他是個多么沒有希望和不可救藥的釘子學生,他的心靈里也總有點滴的優(yōu)點。”我很慶幸,我及時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時掌控了班級走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耐心,給班上灑下一片陽光,用正能量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優(yōu)點一點點挖掘出來,使教育收到了“點石成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