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本文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著手,首先,分析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然后,通過現(xiàn)狀來探究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根據以上分析來對情感教育的實施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情感教育;實施措施
初中是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尚未健全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迷茫而好奇,他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而道德與法治課的開設就是為了提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接下來,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情感教育問題。
一、 情感教育現(xiàn)狀解析
道德與法治課雖然頗具爭議,但是這門課程在初中階段對培養(yǎng)學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上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在當下的教學中,以下兩點狀況顯得十分突出。首先,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教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追求盡快完成教學任務上,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生書面分數(shù)的重視,忽略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以及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強化。基于此種現(xiàn)象,導致了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并不能有效的進行交流,情感教育無法真正的進行展開。其次,道德與法治課主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探索精神、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采用“填鴨式”教學,通過教師單方面講述來讓學生學習,大部分課上所講授的知識都是照本宣科,課堂缺乏引導性,缺少情感教育,導致學生學得無趣,教師講的枯燥,并且學生也未真正接觸到道德與法治課所開設課程的真正意圖。
二、 情感教育必要性分析
(一) 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必要組成
道德與法治課設立在初中這個階段正是因為經歷過小學這段時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并有一定意識的去形成自己的是非觀。教師通過在課程中,加強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正確對待所面臨的是是非非,逐漸形成完善的人格。因此,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必要組成。
(二) 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yǎng)人才的手段
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所謂的“高素質”不單單指文化學歷高,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比如分析問題的能力,知識學習的能力,求真探索的能力,以及具有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在初中這個學生人格尚不完全的階段,加強情感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讓其發(fā)散思維,思考問題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逐漸形成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情感教育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在為國家進行高素質人才的儲備。
(三) 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改革的開端
道德與法治課和中學階段的所有課程一樣,都采用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明顯的弊端就是只能看到學生的卷面分數(shù),規(guī)定了所有問題的標準答案,而失去了學生本身思考所得出來的答案,究其根本,就如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同樣的物品一樣。因此,加入情感教育,是教師了解學生狀態(tài)、學習程度很好的一種手段。通過此種方法,既可以讓教師及時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道德與法治課改革的開端。
三、 情感教育實施措施分析
(一) 課堂組織多樣化,增強師生互動
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讓所有學生都得到充分的歸屬感。在課堂組織上,可以采用調整座位的方法,將師生間的距離拉近,方便教師與每一個學生進行直接、有效的交流。除此之外,還可以調整上課人數(shù)。據研究表明,學生的平均成績與班級人數(shù)直接掛鉤,班級人數(shù)越少,學生平均成績越高。并且在規(guī)模較小的班級,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融入到課堂中,學習興趣、態(tài)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 教學媒介合理化,營造教學氛圍
在情感教育上最重要的是營造出一個令人愉悅的氛圍,這樣才能進行有效教學。針對于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教學媒介,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方面的媒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營造出歡樂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保持著身心愉悅,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學習效率更高。舉個例子,在講授《做更好的自己》這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演唱歌曲來營造輕松的氛圍,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三) 語言表達規(guī)范化,提高教學藝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在授課過程中注意設計別出心裁的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在教學時,應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在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后,講授時應配合著不同的情感來進行表達,通過教師本身的情感來帶動學生學習時需要掌握的感情,吸引學生注意的同時,也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進行情感教育。
(四) 評價機制人性化,增強學生積極性
對于教師而言,評價每一個學生是一份必要的工作,但是,在評價學生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初中階段的學生內心敏感,希望老師能夠注意到他,并肯定他。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充分給予學生自信心,促進其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教師評價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活動表現(xiàn)以及情感變化,在考察理性知識的同時,對學生多進行教育鼓勵,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加強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來向學生傳達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是非觀,以及深刻的法治意識,成為一個真正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建兵.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情感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9):85.
[2]趙春霞.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數(shù)碼設計(下),2018(9):296.
[3]李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