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霞
摘要:課堂觀察,顧名思義是教師或者觀察者按照事先制定的完整計劃,在課堂自然進行的情況下,根據(jù)自己選取的角度對課堂進行觀察與研究,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文章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進行觀察研究,從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聽課、作業(yè)習慣和閱讀習慣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捕捉,并且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需要注意觀察點的選取,分析課堂的各種影響因素。那么,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就要注意觀察學生行為習慣的細節(jié)。課堂學習習慣大致可以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合理地設計觀察問題。
一、良好預習習慣缺失的觀察
通過課堂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學生因缺乏預習而跟不上教師節(jié)奏的現(xiàn)象。學生的預習習慣是一堂好課的開始,并且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既是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又是教育改革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對于預習習慣的觀察,筆者選取了《觀潮》一課。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時,筆者要求學生將“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景觀形象地朗誦出來,但是所提問的大部分學生由于在課前沒有進行充分的預習,導致朗讀課文斷斷續(xù)續(xù),完全打亂了筆者的授課節(jié)奏。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良好的學習性和可塑性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教師要從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
作為一位教師,首先要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必須能夠做到熟讀課文,誦讀每篇課文并寫出自己的感受,標注好不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問。對于學生的預習準備工作,教師要及時給予引導和提醒,并且組織學生在課前五分鐘做好檢查工作,促使學生相互監(jiān)督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檢查,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監(jiān)督與合作學習。
二、良好聽課習慣缺失的觀察
課堂觀察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它需要專業(yè)的知識支撐和分析。觀察者帶有明確的觀察目標和觀察方法,從專業(yè)的角度對課堂上的方方面面進行透析。但是,課堂又極具靈活性和動態(tài)性,因此也就要求觀察者要靈活多變,不能偏離觀察的主題。
帶著明確的觀察主題進行觀察,會使觀察更加具有層次感和邏輯性,因此觀察點的確定十分重要。根據(jù)課堂出現(xiàn)的學生普遍不認真聽講的現(xiàn)象,筆者初步將觀察點定為學生的書寫習慣、傾聽習慣、合作學習習慣等。例如,對于傾聽習慣的觀察,通過學生對于傾聽行為的持續(xù)時間進行記錄;對于書寫習慣的觀察,通過書寫行為習慣的記錄作為原始數(shù)據(jù)。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時刻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充分設計和實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使他們參與小組合作和個體合作,讓他們學會多聽、多想,聽教師的授課、聽同學的分享,明白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逐漸養(yǎng)成聽課的好習慣,這是課堂觀察真正起到的改進課堂的作用。
三、良好作業(yè)習慣缺失的觀察
作業(yè)在學生的學習任務和教師的教學任務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作業(yè)既是學生溫習功課的必然要求,又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的重要依據(jù),最終完成情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時,要糾正學生的坐姿和書寫習慣。不僅是某一個學科,要從日常書寫坐姿、握筆姿勢,還有字體結構和筆畫筆順嚴格要求。另外,教師要教會學生善于讀題、審題,保證作業(yè)的準確性。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如口頭表達的作業(yè)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良好閱讀習慣缺失的觀察
在觀察過程中,筆者把學生對閱讀的認識和興趣、對文章的理解、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閱讀所起的作用等問題作為觀察的重點內容。觀察內容涵蓋了有關學生對閱讀的認識、興趣、花費的時間、課外閱讀的范圍、教師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的內容。當下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非常弱,并且在進行閱讀理解時總是不能仔細閱讀文章和深入思考,由此可以看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筆者將觀察設置為以下幾個問題:(1)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2)設計有利于學生參與學習的問題;(3)如何正確指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4)如何營造學生參與學習的氛圍。
提高語文的學科素養(yǎng)既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閱讀,養(yǎng)成“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還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等,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奠定基礎。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融入典故閱讀等,時刻注意運用文學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通過課堂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會導致教學進度拖沓,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偠灾?,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來說大有裨益,無論是語文學科或是其他學科,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課堂觀察突出學習習慣的缺失,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郭永峰.論教師的課堂觀察技能及其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11(1).
[2]崔允,沈毅,周文葉,等.課堂觀察20問答[J].當代教育科學,2007(24).
[3]顧宣香.淺談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才智,2011(31).
[4]楊莉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