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元素的融入可以讓教學課堂變得更為精彩,而利用數學知識可以讓生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本文將緊密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以達到生活因數學而精彩、數學為生活而升華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讓當前教學要求得到滿足,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可以讓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得到有效改變,進而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一、有效處理教學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素材主要包含數學現實、生活現實與其他學科現實等多種類型,數學現實主要指的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數學教學內容做到全面熟悉,利用學生數學經驗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對素材做到正確處理,如在“小數乘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用“整數乘法”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生活現實主要指的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素材,教師需要對學生學情特點、生活經驗做到全面考量,讓學生清晰生活和數學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其他學科現實主要指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其他學科知識開展數學教學,讓學生思維得到有效拓寬,如在“觀察物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用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詩,讓語文學科與數學學科得到有效結合,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習語文知識,利用語文知識更為生動地理解數學學習內容。
二、合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對生活情境予以合理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通常情況下,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可以采用以下三種主要方法:(1)可以利用學生想象力設計模擬情境;(2)可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設計教學情境[1];(3)可以利用知識連接設置生活情境。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位置”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置生活游戲情境來導入新課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游戲規(guī)則,即教師描述學生位置,由學生進行猜測,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名字予以隨機說出,由學生來對該同學位置進行定位。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合理引出數對表示方法,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數學活動參與度,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除新課導入以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法為學生進行重難點講解,如在小數除法的教學過程中,循環(huán)小數認識就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講解重復話語、四季輪回、循環(huán)動作案例來讓學生對“循環(huán)”這一理念做到充分理解,讓學生對循環(huán)小數形成認識。而在對“循環(huán)節(jié)”進行講解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1992年春天、2018年春天與2020年春天的案例來完成解釋工作。在具體教學中,很多數學概念都是學生所陌生的,受限于小學生思維能力,學生很難對此概念做到正確理解,對此,教師需要積極利用學生生活經驗講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積極使用鼓勵性話語,以保證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
三、豐富生活作業(yè)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作業(yè)占有重要地位,數學作業(yè)布置合理與否會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重視數學作業(yè)的生活性與趣味性。為讓小學數學作業(yè)內容更具生活氣息,可以采用以下四點作業(yè)布置方式:(1)調查類作業(y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生活調查類作業(yè),讓學生從生活現象中學習數學知識,清晰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2)動手類作業(yè)。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動手類作業(yè)活動,即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3)觀察類作業(yè)。觀察類作業(yè)的布置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汲取數學知識的行為習慣,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就可以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長方體與正方體。(4)數學日記。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記錄數學日記的習慣,學生可以將自身學習數學知識的心得,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事件進行有效記錄。
四、積極注入家長力量
為讓學生可以有效完成生活化數學作業(yè),可以積極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注入家長力量,聯系、指導家長去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思維、數學眼光。如孩子在生活中說出“學校在我家東面”或是“這個水杯大約有500ml”等話語時,家長就可以為孩子給予鼓勵。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家長在生活中為孩子起到榜樣力量,如讓孩子主動了解商品價格、觀察生活物體形狀等。除此之外,教師應指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生活作業(yè)完成過程中,監(jiān)督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有效處理教學素材、合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豐富生活作業(yè)內容以及積極注入家長力量的主要策略,可以讓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得以構建,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為活躍,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有祥.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運用分析[J].科技風,2019(24):77.
[2]張玲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及教學設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166.
作者簡介:劉常松,1982年6月12日生,男,云南騰沖,騰沖市固東鎮(zhèn)中心學校,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