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麗華
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學習方式,它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互補,促進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合作學習作為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擁有了很大的意義。鑒于此,我們就應合理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途徑,以此來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合作;小學高段;語文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我們越來越倡導新型教學模式,而合作教學作為積極提倡的教學模式,出現在教學課堂。合作學習是指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為完成共同學習目標一起合作交流探索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對來說較為枯燥,而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穩(wěn)定性不足,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用合作學習是非??茖W合理的。合作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并且提升學習效率。那么,下面筆者就著重講解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中良好的運用合作學習提升教學效果。
一、開展文本情景演繹,提高學生課堂參與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情景演繹互動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感,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非常有利,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合理運用這一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就利用教材中發(fā)生的事件來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場情景演示活動,學生自行結合,開展想象商議決定表演的主題。其次,筆者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來尋找展現出來的內容與文章的聯系。最后,再由全部學生選擇出表演最好的。如此,通過情景活動的開展,就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興趣,并且以此切身體會文章,提升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引入閱讀競爭機制,挖掘學生更多潛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既要注重互助學習的實效性,又要強調在互助基礎上的競爭,使學生學會互助,進而提高學習成績。老師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引入競爭模式,讓成員積極合作,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小組獲得榮譽。如,我們可以將小組科學合理的分組,然后根據學生的程度,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結合難易程度給出思考時間,然后進行搶答。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根據本堂課的情況,給與評分,總結出來獲勝的小組。讓小組長給每個組員進行評分,看看組員在其中的貢獻值。評出最高小組分和最高個人分。這樣,一段時間之后,每個人都會愛上小組合作學習,并且會因為想要取勝的心變得更加努力上進,從而去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力,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價值。
例如,在教學《古詩三首》——《浪淘沙》、《江南春》和《書湖陰先生壁》內容時,筆者會先找出幾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朗讀之后筆者會簡單的介紹一些作者的寫作背景,然后提出問題:這兩首詩分別講述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你對這首詩怎么理解?讓學生和自己的小組進行探討,分別回答探討結果?;卮鹱詈玫男〗M是第一名,其次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如此,通過競爭排名,就會使得學生變得更加積極努力。
三、恰當互相閱讀評價,提升學生閱讀深度
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夠對學生形成一定的激勵和鼓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同時也是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轉變過去單一的成績評價模式,而是要靈活運用互相閱讀評價的方法,對學生展開更加客觀、全面、科學的閱讀評價。此外,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閱讀結果和成績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課堂學習、態(tài)度、思想變化等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評價,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指出他們的不足并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到自己的進步,樹立起對學習自信,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最終也讓小學語文課堂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評價方式要擺脫教師一言堂的習慣,可采取學生自評、小組內部互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的結果最終一定要落實到獎懲機制上,在小組內部以及小組間形成一種競爭氛圍,進而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這一課后,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后內容進行探討。同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力進行仿寫,并在班級里實行獎勵制度。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所以可以采取小紅花制度。在他們仿寫和回答問題后及時給與指導性的評價,并且可以評出最優(yōu)個人稱號,給與小紅花獎勵。并且對于進步非常大的學生也要適當那個的給予鼓勵,希望他再接再厲。
總而言之,學好語文最主要的是找對方法,方法一旦是正確的,就會減少我們走的很多彎路。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成績還能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性格差異的人也可以進行互補。所以筆者希望合作式教學能夠被更多老師運用到課堂,真正提升我們的課堂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魏敏.巧用信息技術,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143.
[2]高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