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芳
摘要: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大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力度,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使學生懂得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所在,在經典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然而古詩詞距今時代已十分久遠,加上古詩詞教學方式的單一,使得學生對古詩詞學習提不起興趣。如何更好地開展古詩詞教學已是教師普遍關注的話題?;诖耍疚囊怨P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為依據(jù),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營建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延伸拓展
古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通過開展古詩詞教學,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因而古詩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此來點燃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使古詩詞教學效果得以優(yōu)化和完善。
一、營建良好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強大情感基礎和內在驅動力,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亦是如此。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愛模仿、愛表現(xiàn)的階段,班級中熱愛古詩詞的教師或是學生,都可能引發(fā)學生的模仿欲望,激起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努力為學生營造濃郁的古詩詞學習氛圍,將詩人生平事跡的介紹或是對古詩詞的朗讀、學習貫徹到日常教學活動始終,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地促進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前的幾分鐘設置為詩朗誦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每天輪流朗誦一首古詩,并在朗讀完之后講一下古詩的大概意思,或是與詩人有關的背景知識?;蚴浅浞掷枚嗝襟w的優(yōu)勢,在課前幾分鐘播放一首古詩詞,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將古詩詞的美襯托出來。教師還可以提前給學生推薦一些經典的古詩詞篇目,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弄懂古詩詞的意義,并將古詩詞背誦下來,教師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抽查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此一來,便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優(yōu)美詩詞的熏陶和感染下對古詩詞逐漸產生喜愛之情,使古詩詞教學得以順利地進展下去。
二、多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凸顯古詩詞意境之美
古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意境優(yōu)美、深遠,且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載體。然而,在以往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一味注重學生對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重要語言知識點的掌握,忽視了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和審美感受,導致學生很難體會并感悟古詩詞的深邃意境。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想象和聯(lián)想等多種形式來傳達古詩詞的意境,使學生在入情入境的場景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從而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學習古詩詞。
例如,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為例,這是一首抒情詩,描繪了詩人在黃鶴樓與友人分別的情景,以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方式抒發(fā)了對友人的不舍之情。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二人的深厚情感及古詩情景交融的深厚意境,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為學生營造情境,配上感傷的音樂,并啟發(fā)學生想象詩人與友人臨別之時說了什么話?他們各自的心情是怎樣的?并讓學生結合自己與朋友分別時的心境、情形體會詩人的心境,及詩詞傳達的意境,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及作者的情感。如此一來,通過多手段、多種方式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古詩詞的悠遠、深邃意境生動地傳達了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使古詩詞教學效果得以改進和提升。
三、重視拓展延伸,增強學生古詩詞的積累
古詩詞是古人智慧的凝聚,且古詩詞語言簡練,對仗工整,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然而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不是朝夕之間練就的,加上小學階段的古詩詞篇幅少、課時少,學生僅僅靠在課堂中學習教材中的短短幾篇古詩詞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小學語文應重視古詩詞的拓展延伸教學,從學生的喜好及認知水平出發(fā),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的古詩詞讓學生閱讀、學習,從作者的背景知識到古詩詞內容的講解,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拓展,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古詩詞積累。
例如,以《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古詩為例,這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一篇傳世佳作,西湖在夏季時晴時雨不同天氣下呈現(xiàn)的風姿,抒發(fā)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贊美之情。蘇軾的詩詞在中華文學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在完成這篇古詩的教學活動后,給學生推薦蘇軾其他的一些古詩讓學生閱讀,或是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搜集蘇軾的古詩摘抄到自己的積累本中,在課堂上進行朗誦、展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按照詩人的不同或是古詩類型的不同進行分類摘抄,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古詩詞積累。如此一來,便使學生認識到了更多優(yōu)秀的古詩詞,使學生在廣泛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總之,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粹,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積極的促進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及認知水平出發(fā),不斷探究古詩詞的有效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從而愛上古詩詞并積極學習古詩詞,為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效果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林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5
[2]王玉瓊.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