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芳
【摘 要】 目的:探究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8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分為兩組,43例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者作為對照組,43例給予時間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者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與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優(yōu)良率79.1%對比,研究組健康知識掌握優(yōu)良率95.3%更高,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給予時間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程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率,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 時間護理;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
Application of time nursing in health education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hen Xiufang
Pingyi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273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nursing in the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education effect.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6 schizophrenic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3 cases were given regular health educators as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were given time nursing health educator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Compared with 79.1%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95.3%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excellent and goo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rat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im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nursing effect,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has a high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Time nursing;Schizophrenics;Health education
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增加,該病的發(fā)生率在不斷上升。該病的病程容易遷延不愈,復發(fā)率較高,容易導致患者社會功能出現(xiàn)偏差,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健康[1]。針對患者給予適當?shù)慕】到逃梢蕴岣呋颊邔膊〉恼J知水平,促使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有利于盡快康復,并降低復發(fā)率。而根據(jù)時間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根據(jù)人體自身普遍生理節(jié)律,在合理的時間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以便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2-3]。在該項研究中,筆者對8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8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入選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分為兩組,43例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者作為對照組,43例給予時間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6例、17例;年齡為23~63歲,平均為(43.2±2.4)歲;病程為1~8年,平均為(4.1±0.7)年。研究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7例、16例;年齡為24~64歲,平均為(44.3±2.6)歲;病程為1~9年,平均為(4.4±0.9)年?;A資料對比中,兩組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病情得到初步控制,能夠進行正常溝通,患者與家屬均知情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有明顯認知障礙者、難治性精神分裂癥者等。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需要統(tǒng)一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處理,適當?shù)拈_展健康講座等。研究組給予時間護理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病情評估。需要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各項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者的病情與心理情況,了解患者與家屬對精神疾病知識的了解情況。及時幫助患者快速地融入醫(yī)院環(huán)境中,加強與患者溝通,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與心理狀況制定出合理的護理方案。
2)健康教育的時間安排。需要對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密切觀察,選擇精神狀態(tài)較好的時間段進行健康教育。例如在上午10∶00~11∶30時間段、下午3∶00~4∶30時間段、晚上7∶00~8∶30時間段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這幾個時間段患者自主神經(jīng)功能比較正常,內(nèi)分泌穩(wěn)定,精神狀態(tài)好,且注意力比較集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最佳。
3)心理護理。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況,根據(jù)患者的個性特點、病程進展、經(jīng)濟狀況與社會經(jīng)歷等進行詳細了解,并制定有效的心理護理方案,護理人員應理解、包容、耐心對待患者,與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關(guān)系,傾聽患者的內(nèi)心感受,了解患者負面心理與誘發(fā)原因,并及時對癥處理。以逐漸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提高治療信心。
4)個體健康教育。需要指導患者正確認知到自我,并為患者樹立積極的治療觀念,全面認知到自身疾病情況,指導患者學會調(diào)節(jié)身心壓力。對用藥知識與日常生活調(diào)護方法進行詳細講解,確保患者熟練掌握,告知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提高用藥依從性。定期復查,及時掌握病情。向患者與家屬詳細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與康復護理等內(nèi)容,幫助患者正確認知到精神分裂癥,并提高治療信心。
5)生活習慣干預。需要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并及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幫助患者制定個體化生活習慣,嚴格按照制定的作息制度進行休息,并注意個人衛(wèi)生,確保環(huán)境的整潔,對運動與飲食進行合理安排,確?;颊咝纬闪己玫纳盍晳T。需要勞逸結(jié)合,積極參與文娛活動,學會放松心態(tài),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需要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內(nèi)容包括精神分裂癥相關(guān)知識、醫(yī)院制度與環(huán)境、用藥知識、復查流程、自我疾病認知與護理知識等,總分為100分,優(yōu):80~100分,良:60~79分,差:59分以內(nèi)。另外,采用自擬護理滿意率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為不滿意、比較滿意與非常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s)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與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優(yōu)良率79.1%對比,研究組健康知識掌握優(yōu)良率95.3%更高,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護理非常滿意23例,比較滿意17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率為93.0%;對照組護理非常滿意17例,比較滿意17例,不滿意10例,護理滿意率為76.7%;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與致殘率,目前該病的發(fā)病機制還不夠明確,需要對該病加以重視。該病的病程較長,治療難度較大,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健康會造成較大影響[4]。雖然各類抗精神疾病藥物可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況進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對其產(chǎn)生的社會功能損失與精神殘疾等治療不夠理想。因此,針對該病,不僅需要藥物控制病情,還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相關(guān)研究表示,精神分裂癥患者通常存在自卑、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者會出現(xiàn)自虐、自殺傾向,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對患者進行抗精神藥物治療的時候,還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5-6]。
而健康教育是患者護理中的重要部位,可以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加強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患者社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7]。另外,時間護理主要是根據(jù)機體存在的生理節(jié)律制定出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在患者精神最佳的時間段開展健康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在精神分裂癥中給予時間護理進行健康教育,其護理效果顯著[8]。時間護理主要是根據(jù)機體的生理節(jié)律來開展的護理模式,精神性提高的時間區(qū)為上午9∶00~11∶00、下午4∶00~5∶00、晚上7∶00~9∶00,在這三個時間段開展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集中注意力,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接受健康宣教,并更愿意與人接近,可以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促使護理人員更加順利的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充分跳動患者心理積極因素,對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行顯著改善,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9]。并且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積極幫助患者解決面對的問題,指導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幫助患者自我認知與自我肯定,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時間護理理念的基礎上給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重點在于指導患者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監(jiān)督患者自我管理,促使患者快速康復[10]。
綜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給予時間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程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王軼佳.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5,12(09):609-610.
[2] 張志瓊,向美玲,林敏,等.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6,06(02):281.
[3] 張津津.時間護理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價值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5,28(05):167.
[4] 王曉璇,肖根秀,黃瑞兒.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03):21-23.
[5] 李遵清,韓鵬,仇愛玫,等.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98-1101.
[6] 李璠,鄧粵賢.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16):119-120.
[7] 黃曉雷.康復期精神分裂癥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程度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7,23(02):221-223.
[8] 朱英菊.綜合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6,22(13):112-113.
[9] 宋玉述.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今日健康,2016,15(02):204-205.
[10]侯玉玲,趙艷名,趙穎逾,等.綜合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09):1403-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