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關注學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鎮(zhèn)海中學創(chuàng)新性地嘗試以學生“班級特色自編操”教學和活動為載體,以比賽、展示和大課間練習為平臺,讓學生在參加“班級特色自編操”教與學活動過程中體能得到發(fā)展,技術得到運用,運動認知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增強學生交往與合作能力等,為培育和實現(xiàn)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可行性實例。
關鍵詞:自編操;核心素養(yǎng);大課間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9)08-0080-02
我校自2013年以來,扎實有效地開展“班級特色自編操”活動,已形成成熟的模式,通過自編操的創(chuàng)編、學練、比賽、展示等,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F(xiàn)將我校具體實施過程總結如下,與同仁們一起討論培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路徑。
一、何為“班級特色自編操”
“班級特色自編操”是指在廣大的學生群體中,由學生根據限定范圍評選出的統(tǒng)一音樂,根據學校規(guī)定的運動量、運動負荷、動作規(guī)范等要求,以班級為單位,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集思廣益,在相關教師的指導下由班內學生骨干利用各種渠道學習或自身原有經驗,結合武術、健身操、街舞、拉丁舞等多種形式,發(fā)揮創(chuàng)意進行創(chuàng)編的具有班級特色的一整套動作。由班內的骨干學生自行組織教授,通過班級整體學習、分組練習、個別指導等形式各個擊破,達到全班學生掌握動作路線、動作整齊統(tǒng)一、有運動量、有美感、突出班級主題的效果,通過日常大課間練習、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展示、年級間比賽、全校的周月評比等形式讓學生達到健身健美的效果。“班級特色自編操”活動具有系統(tǒng)、完整的程序和方法,操作較為簡單,其關鍵在于學生的自主參與和實踐,學校的主要任務在于為活動的開展提供平臺,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深層次的服務與支持。
二、“班級特色自編操”活動促進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可能性分析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凝練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鞍嗉壧厣跃幉佟被顒拥拈_展和實現(xiàn)為培育高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契機,成為培育學生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模式。自編操活動主要發(fā)展了哪些核心素養(yǎng)?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xiàn)。
(一)促進體能的發(fā)展
自編操是在一定的時長內,伴隨動感而有節(jié)律的音樂完成相對復雜的組合動作,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和密度,要求動作規(guī)范且富有感染力,有力度、有控制、有彈性且舒展大氣,姿態(tài)挺拔,充滿活力,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運動的力與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更為有效促進心肺能力和體能的發(fā)展。
(二)促進技術運用,提高運動認知水平
學生在體育教師授課的動作基礎上進行加工改編或利用暑假以及其他課余時間參照網上教學視頻、街舞、書籍、武術等,最后共同研討編排、修改、再編排、組織學練、細摳動作、配音樂、比賽、展示的過程。每個學生經歷著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提高運動技術運用的能力和運動認知水平。
(三)提高獨立或合作制訂實施體育鍛煉計劃的能力,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
“班級特色自編操”是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效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創(chuàng)編、練習、糾錯、比賽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練習時間的長短、練習動作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基礎制訂相對應的學練計劃,并根據計劃去進行學練,在經歷了制訂、實踐、修改再實踐的過程,學生完全能夠掌握獨立或合作制訂和實施體育鍛煉計劃,也為學生今后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自編操鍛煉計劃制訂和實施過程中少了規(guī)定動作的死板,多了自創(chuàng)動作的靈動,少了強制接受的應付,多了自我意識的接受,少了被動,多了積極,在無形中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身心鍛煉,使學生形成良好鍛煉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
(四)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獨生子女的特殊歷史時期造就自我為中心意識較強的這一代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缺少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而自編操最后的檢驗要求整體性、整齊性、人人參與,因此在整個學習和練習中處處充盈著集體氣息,一個人的優(yōu)秀不能實現(xiàn)超越,一個人的掉隊也可能使全部努力落空,空前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被激發(fā)出來,把“自我”完全融入到“團隊”中,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不知不覺被學生們認可和接受。
(五)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自編操創(chuàng)編和組織學練的過程,也是促進人際交往和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過程。首先有舞蹈特長或健美操基礎的學生率先涌現(xiàn)出來,他們成為編操、教操、組織學練的領導者,協(xié)助班主任組織班級練習,然后在教、學、練的過程中,通過小組練習,一對一指導又逐漸將一些學習領悟能力強的學生帶入到領導者這個群體中,成為每個小組的管理者和帶動者。最后輻射到每一個參與練習的學生,大家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引導他人或是反思糾正自己的不足,為班級最后的比賽出謀劃策,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如何有效組織練習,如何教授不同特質的學生,如何激勵或帶動基礎差的學生練習,從而有效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六)提高環(huán)境適應能力
暑假期間,許多學生的生活秩序被打亂了,常??措娨暬蛏暇W到很晚,而早上又貪睡不能按時起床,開學后很難一下適應校園學習生活,學生遲到現(xiàn)象較多,并且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學生甚至打瞌睡,課堂的氣氛難以調動,學生的心理還處在“放假”的狀態(tài)。自編操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地讓學生由假期過渡到學習狀態(tài),高二、高三能夠將暑假期間自創(chuàng)自編動作為新一輪自編操活動做準備,讓其對新學期有了期待感和規(guī)劃感;對新高一而言自編操活動更是一次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讓學生盡快融入到集體中,幫助學生盡快在心理上適應新環(huán)境和高中生活。
“班級特色自編操”的開展還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體育學科知識,使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提升問題意識,在科學認知中建立制度自信,在理性分析中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在知行合一的實踐中增強責任感。而這些能力和素養(yǎng)既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體現(xiàn),也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在要求,基于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班級特色自編操”活動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可能性,是培育和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可能路徑和有效方式。
三、“班級特色自編操”形成的途徑
(1)音樂的選取(3月至6月)。使用周期從每年9月開始到次年6月。音樂的選取符合當下的流行趨勢,滿足節(jié)奏明快、動感有活力并具積極向上的主題。由政教處、體育組進行校園音樂海選,刪除不符合的音樂,再進行學生投票,選取得票最高的音樂為自編操音樂。
(2)編排要求(7月)。自編操編排要符合人體運動規(guī)律,編排順序、拍節(jié)特點等要與音樂相符,要求動作規(guī)范且富有感染力,有力度、有控制、有彈性且舒展大氣,姿態(tài)挺拔,充滿活力,運動量大,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運動的力與美。
(3)組織形式。以班級管理為載體,建立班級-導師-學生融為一體的運行模式(7月至9月)。班主任管理制,安排專職體育教師進行指導與服務(如動作的發(fā)力特點),學生根據編排要求假期自主創(chuàng)編到開學集思廣益進行創(chuàng)編,最后,由對自編操感興趣和有特長的學生成立創(chuàng)編小組,在班主任的領導和導師的指導下尋找到合適的界別身份,充分發(fā)展才能,展現(xiàn)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力和班級凝聚力。
(4)校園“自編操”年級比賽(9月底)。在經歷創(chuàng)編、練習、修改、鞏固、摳細節(jié)、合音樂,以及進場退場演練的階段后,以年級為單位,進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評比,各班自主選擇比賽服裝和比賽口號,在展現(xiàn)自編操的力與美中,體現(xiàn)班級精神風貌,并將此次比賽成績算入校運會集體項目中。
(5)展示(10月)。由年級自編操一等獎的班級組成自編操展示小組,在校田徑運動會上進行表演。
(6)運用到實踐并形成可推廣案例(11月至次年6月)。自編操在創(chuàng)編推進的過程中運用到大課間的體育鍛煉中,通過周評、月評監(jiān)督實施情況和質量,并通過內容的整體設計和實踐推進的研究,不斷改進和完善自編操活動案例,形成具有校園和班級特色的、具有推廣價值的、能夠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大課間活動案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劉英.大學生形體操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5).
[3]田海燕,張慧.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編操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