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恩華
摘? ?要:開展一堂關于“夸張”修辭的作文課,對教師的知識和知識教學都是嚴峻的考驗?;趯W生立場的修辭寫作教學,可以從三方面著力:關注心理機制,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原初動力;搭建寫作支架,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螺旋上升;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尋求學生寫作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寫作教學;學生立場;夸張
浙江省2018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的主題是“‘修辭與寫作教學”,要求圍繞“擬人”“夸張”和“象征”三種修辭格開展寫作教學。筆者有幸參與了其中一節(jié)“夸張”寫作課的磨課過程,受益頗多。以下就以由江山市新塘邊初中王彥才老師現(xiàn)場展示的寫作課《夸張,讓真實更真實》為例,談談筆者對“夸張”寫作教學的一點粗淺思考。
葉黎明教授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普遍面臨知識與知識教學的雙重困境。”[1]盡管修辭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堪稱“老面孔”,對“擬人”“夸張”“象征”等修辭知識學生應該說并不陌生,但要求學生將所學的修辭知識運用于寫作,與平常閱讀教學中辨別修辭手法并品析其表達效果相比,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一旦進入到寫作的層面,學生不僅要知道這個修辭“是什么”“怎么樣”,更需要知道這個修辭應該“怎么寫”“怎么用”。故而,如何進行修辭知識的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就具有相當?shù)碾y度,這也是此次課堂教學評比活動致力突破的地方。
筆者認為,知識的專業(yè)并不意味著教學的高高在上,知識教學必須依據(jù)對學生的了解,并順著學生的感覺和“生長”推進。設計修辭寫作課,需要緊緊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做文章,即基于學生的立場探尋修辭寫作教學的合宜路徑。
一、關注心理機制,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原初動力
夸張指的是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夸大或縮小事物形象或某種性質(zhì)、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種特征的修辭方式。[2]它可以使形象生動突出,化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進而將情、景、物融為一體,給語言增添幽默、諷刺的意味,進而收到良好的語言表達效果。
認知心理學認為,夸張是由于人們對客觀世界認知關系的改變而產(chǎn)生的一種超常規(guī)的變異心理過程。[3]只有言說者對某一客觀存在的事物擁有了復雜的情緒(主要指言說者對事物的主觀好惡),言說者才能夠精巧、恰當?shù)剡\用夸張進行表達;否則,其“夸張”只會是沒有表達張力的惡意夸大而已。
基于以上認識可知,要求學生運用夸張進行寫作,如果只是布置一個簡單粗暴的寫作任務,學生是很難在短時間里面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夸張”的。唯有關注學生的心理機制,了解言說者心理過程中的“夸張”因何而產(chǎn)生,著力于找到學生的情感“爆炸點”,讓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寫作動力,“夸張”才能夠達成其效果。
請看王老師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好!當我步入白云中學的時候,學校給我的印象是幽靜;當我見到同學們的時候,大家給我的印象是認真。初次見面,你們對我有什么印象呢?用一個詞來說一下。
生:王老師長得帥。
師:謝謝你的鼓勵!長得不帥可是我初中以來最大的煩惱啊。你的煩惱是什么?
[學生述說自己的煩惱。]
師:好吧,今天成了“吐槽大會”了。老師最近也有煩惱啊。
[教師用多媒體顯示:你在時,你是一切。你不在時,一切是你。]
師:請一位同學幫我讀一讀。你感受到我的煩惱了嗎?
[學生談感受。]
師:謝謝你讀懂了我。這學期我和愛人兩地分居,這造成了我最大的煩惱。情到深處自然有夸張。
[教師出示課題:夸張。]
師:請你也用一個夸張的句子把你的煩惱表達出來吧。
[學生寫作。]
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以聊天的方式慢慢展開話題,不直接出示“夸張”這一課題概念,而是由學生的煩惱切入。事實上,對待類似“煩惱”這種主觀情緒強烈的話題,學生的情緒是很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的,學生會很容易甚至不自覺地進行“夸張”的表達。教師正是通過找到這個巧妙的切入點,為學生對客觀事物的感知和體驗鋪設了橋梁,而接下去的課堂寫作提升也都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其教學展開就容易多了。
二、搭建寫作支架,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螺旋上升
“煩惱”的話題猶如一個炸彈的引線,能夠很好地觸發(fā)學生進行“夸張”表達,學生也都有了自己的“夸張”,但這些“夸張”的表現(xiàn)力、貼切度、精彩性顯得參差不齊,水平不一。這也正是教師可以順勢而為開展教學的地方,也正是這堂修辭寫作課真正的課堂生長點。
此時,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xiàn)“學生的現(xiàn)有經(jīng)驗水平與‘這一次寫作所面臨的寫作動機、生活經(jīng)驗和表達經(jīng)驗的直接落差”[4]。課堂進行到這里主要是表達經(jīng)驗上的落差。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有效的寫作學習支架。
在這堂課中,執(zhí)教者主要構(gòu)建了如下三個寫作學習支架:
1.“多角度感知”支架
師:如何讓我們的夸張更新奇?下面這些句子讓你聯(lián)想到怎樣的畫面?
情境1:當你看到老師拿了一沓試卷進來的時候……
情境2:當你摸到厚厚的作業(yè)本的時候……
情境3:當你聞到試卷的油墨味的時候……
情境4:每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周五,老師說“今天的作業(yè)”的時候……
師: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聯(lián)想呢?(從不同的感官角度聯(lián)想)
[學生根據(jù)手中所持寫作單的顏色(有紅、綠、藍、黃四種顏色),選擇對應的感知角度(教師規(guī)定),用“夸張”表現(xiàn)自己的煩惱。]
2.“多維度變形”支架
師:剛才我們從不同感官角度進行體驗,新奇的夸張還可以通過不同維度的變形實現(xiàn)——可以從時間、空間、數(shù)量、程度等維度對事物進行變形。
[學生選擇一個維度進行“夸張”或修改自己原有的“夸張”,表達自己的煩惱。]
[學生互評:他(她)是從哪個維度進行變形的?有沒有讓句子變得更新奇?]
3.“多方法夸張”支架
師:看下面三個例子,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例1: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 )
例2:眼睛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魯迅《藥》)
例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曹雪芹《紅樓夢》)
[學生發(fā)表看法。]
師:(小結(jié))同樣是從時間維度進行夸張,三個例子分別運用了夸張的三種不同方法——擴大、縮小、超前。
[學生判斷自己剛才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是擴大、縮小還是超前?在此基礎上挑戰(zhàn)自己:換一種方法,試著寫出更精彩的“夸張”。]
這一部分是課堂的主體部分。通過多角度感知、多維度變形和多方法夸張三個寫作學習支架的架設,學生能夠漸漸豐富自己的感官體驗,也深挖出對原有“煩惱”的深度體驗,再通過寫作維度、寫作方法上的拓展,從而使自己原有的“夸張”更為新奇、更為精巧。
這一過程,使“夸張”的寫作進程呈現(xiàn)螺旋上升的趨勢,而學生也正如維果斯基“最新發(fā)展區(qū)”理念所闡明的那樣,是在“跳起來摘桃子”,每次取得一點進步,就能享受一份寫作的成就感。
同時,三個寫作學習支架之間又存在一種邏輯依附的關系,使學生對“夸張”手法的把握有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這既是對所寫夸張語句的不斷提升、優(yōu)化,也是教師可給予學生的“夸張”修辭寫作的一個可固化程序、范式。
三、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尋求學生寫作的價值意義
榮維東教授引述全美寫作工程(NWP)和全美教育發(fā)展評價委員會(NAEP)的研究報告表明,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與作文命題質(zhì)量之間存在很大關聯(lián)。他認為:“有效寫作任務具有真實性、交流性、參與性的特征?!盵5]當前,我們一大部分教師已經(jīng)逐漸地意識到,缺乏交際語境的寫作極易流于空洞,成為為人所詬病的“小文人語篇”。有明確的寫作目的,有清晰的寫作對象,也就能夠使學生擁有持久而堅定的內(nèi)在寫作驅(qū)動力。
在王老師的教學中,圍繞“煩惱”的話題激活了學生內(nèi)心的表達訴求,通過多個寫作學習支架的幫助學生又學會了如何讓自己的“夸張”更精彩。接著,學生還應知道自己的“夸張”到底拿來干什么用——也就是從語用的層面追尋修辭寫作的終極價值。因此,王老師順勢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師:把這堂課上你寫的句子連成一段話,準備說給你最想傾訴的人聽,讓他(她)也相信你的煩惱,也許他(她)還能解決你的問題呢。那么,你想說給誰聽?他(她)是個怎樣的人?假想他(她)就在眼前,說給他(她)聽。
[學生說。教師引導學生作相應評價:依你的了解,你覺得這位同學的煩惱能打動他(她)的傾訴對象嗎?]
“傾訴煩惱”這一情境,可以讓之前的寫作活動體現(xiàn)出其語用價值,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鋸埬鼙磉_心聲,增加感染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充分認識到“夸張”修辭的這一效用。
但“夸張”的作用并不僅僅如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夸張”還能夠突出客觀事物的特征以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比如當今社會中隨處可見的廣告、漫畫等?!翱鋸垺边€具有通過創(chuàng)造諷刺的效果以揭示真相的功能,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將小小的修辭寫作引向修辭這一手法在寫作中的運用價值,也就是發(fā)揮其語用的功能,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對修辭手法有真正的體認,也才能夠真正地達到讓學生掌握的目的。
因此,這節(jié)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王老師設置了兩個可供學生選擇的寫作任務:
任務一:設計一則廣告
今天全省各地的老師來到了臺州,臺州真是一個富饒的地方,有很多特產(chǎn)。請你運用夸張的手法,為某種本地特產(chǎn)做個廣告,讓客人多帶些回去,為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發(fā)展出一份力。
【寫作支架】我要用夸張的手法為
寫一句廣告語,它的特點是? ? ? ? ? ? ? ?,我從
角度體驗它,從? ? ? ? ? ? ? ?維度進行變形,用? ? ? ? ? ? ? ?的方法,目的是? ? ? ? ? ? ? ?,對象是? ? ? ? ? ? ? ?。
【范例】德芙巧克力廣告視頻
任務二:達成諷刺意味
歷史上有很多昏庸無能、奢侈無度的君王,如果要你用夸張來揭示真相,你會怎么寫?
請以“許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睘殚_頭進行續(xù)寫,用“夸張”揭示一下君王的真面目。
【寫作支架】我要用夸張的手法揭示這位君主?的真面目。我從?角度體驗它,從?維度進行變形,用?的方法。
【范例】《皇帝的新裝》片段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語用情境寫作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設計了“寫作支架”和“范例”兩個內(nèi)容。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用“夸張”進行寫作的方法,從“學方法”到“試方法”,寫作的支架還無法實現(xiàn)完全撤離,學生還不具備那樣高的水平。該環(huán)節(jié)相當于是對方法的再“試用”,而寫作支架的給出其實又是對本課所學習到的程序性知識的再強化?!胺独钡某鍪颈旧砭褪侵Ъ苁綄懽鹘虒W非常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它給予學生的是一種示范與指導。因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兩個情境任務本身已經(jīng)是對“夸張”語用價值的延展,對學生而言有很大的難度,因此范例的給出顯得尤其必要。
參考文獻:
[1]葉黎明.支架:走向?qū)I(yè)的寫作知識教學[J].語文學習,2018(4):56-61.
[2]李淑康,李克.夸張——人類的一種認知模式[J].前沿,2008(11):180-183.
[3]蔣冰清.夸張的認知心理機制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8(4):39-42.
[4]周子房.寫作學習支架的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2015(7~8):10-15.
[5]榮維東.寫作教學的關鍵要素與基本環(huán)節(jié)[J].語文建設,2018(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