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瑜泉
[摘要] 目的 研究PBL教學法應用于急診兒科新護士帶教中的效果。方法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該院急診兒科新入職的護理人員66名分為對照組33名和觀察組33名,分別采用常規(guī)帶教模式教學、PBL教學法,將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成績(26.72±3.01)分、操作技能成績(27.75±2.14)分、綜合測試成績(35.66±3.27)分以及考核成績優(yōu)良率(100.0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兒科新護士的帶教中采用PBL教學法可促使新護士理論知識掌握度以及專業(yè)實操能力的提高,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 急診兒科;新護士;PBL教學法;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145-02
急診兒科病房收治的患兒存在發(fā)病急、病情復雜等特點[1],加上患兒家屬對患兒比較擔憂,處于焦慮、緊張、煩躁等負性情緒中,配合度較差,護理人員若是護理不當會出現(xiàn)護患糾紛,因此對急診兒科病房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診兒科新護士要求具備高水平的應急能力、急救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溝通技巧,因此選擇高效的帶教方法極為重要[2]。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為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中較為常用[3]。該文對PBL教學法應用在急診兒科新護士帶教中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病例選取時間:2017年1月—2018年12月特擇取66名急診兒科新護士作為觀察對象,正文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該院急診兒科新護士中選取66名開展該次研究,分組方法:隨機數(shù)字表法,共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男性1名,女性32名;年齡范圍:21~26歲,年齡平均值(24.11±1.02)歲;受教育程度:中專5名,大專24名,本科及以上4名。觀察組:男性2名,女性31名;年齡范圍:22~27歲,年齡平均值(24.17±1.08)歲;受教育程度:中專3名,大專25名,本科及以上5名。組間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帶教模式教學。由科室安排新入職護理人員參與專業(yè)知識培訓和實操。
觀察組實施PBL教學法。第1周:由帶教老師收集教學內(nèi)容的相關資料,制定教學過程形式以及方法,根據(jù)《兒科護理學》及教學大綱中的具體要求編寫PBL教學病例,以急診兒科常見、多發(fā)疾病為主。將相關病例發(fā)放到新入職護理人員手中,并提出相關急救護理問題。第2周:要求其根據(jù)教學實習大綱通過網(wǎng)絡教學資源、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自行查閱資料對病例進行自主學習,對急診兒科的疾病急救方法、護理措施進行了解,歸納、總結帶教老師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第3周:帶教老師在課堂上詳細講解兒科急診常見疾病的病因、臨床特點、急救及護理方法,將新入職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并在課堂上模擬真實情景進行分組演練,如針對兒科急診中心跳呼吸驟停、過敏性休克等急癥進行急救,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在演練中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情景模擬演練后,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小組討論,由小組派代表匯報情景模擬演練后存在的問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帶教老師引導護理人員對兒科急診中可能的遺漏情況進行討論,借助多媒體課件回答護理人員的疑惑。第4周:帶教老師對護理人員提出的觀點、疑惑和依據(jù)進行記錄并進行歸納、分析,引導護理人員去解決問題,鼓勵護理人員加強組間溝通,制定個性化的急診兒科護理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將臨床病例相關急救及護理問題的解決方法以書面形式上交。
1.3? 評價指標
在完成崗前培訓后進行考核,觀察兩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成績(30分)、操作技能成績(30分)以及綜合測試成績(40分)。根據(jù)考核成績評價得分情況,其中9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計算優(yōu)良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3項考核成績相較于對照組均更高(P<0.05)。見表1。
2.2? 得分情況
兩組護理人員中均無不合格者,但觀察組的考核成績優(yōu)良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3? 討論
醫(yī)療模式的轉變、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4]。兒科急診室內(nèi)患兒人數(shù)多,疾病種類多且比較復雜,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因此醫(yī)護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應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操作技術,能夠對各種突發(fā)狀況冷靜、沉著地應對[5]。高質量的教學方法可為臨床提供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
常規(guī)帶教模式的帶教內(nèi)容不明確且目標任務、量化指標未制定,因此護理人員在急診兒科實習時無目標性,會對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影響[6]。PBL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其圍繞某一具體病例進行研究學習,能夠讓護理人員在臨床實習中對自身學習目標進行明確,并可提高新入職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根據(jù)帶教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地去尋找答案,并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利用自身所學知識去解決,從而培養(yǎng)了護理人員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PBL教學中通過急診兒科病例的病史資料,可讓護理人員認識患兒的疾病,并在課堂中進行分組討論,并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存在的問題展開探究,通過情境模擬演練提高護理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以及應急、急救能力,促進護理人員團隊協(xié)助能力的增強,護理人員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鞏固所學知識,從而制定出一套問題解決方案;分組討論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帶教老師總結護理人員關于急診兒科相關病例疑惑的觀點,并進行解惑,可使護理人員自主解決問題,在鞏固護理人員理論知識的同時,可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同時PBL教學模式要求帶教教師具備高素質和掌握教學技巧,帶教老師應在熟練掌握急診兒科相關知識之外,還應對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掌握,并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在寓教于樂中調(diào)動新護士的學習積極性[7]。
該文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成績、操作技能成績、綜合測試成績均更高,且觀察組得優(yōu)良的人數(shù)明顯更多,充分說明了PBL教學模式教學質量高,有助于兒科急診新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分析原因在于PBL教學模式有利培養(yǎng)新護士的自主學習精神,促進新護士不斷地思考,新護士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再在課堂進行情景模擬演練和分組討論,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能夠鍛煉護理人員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歸納總結、綜合理解、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等,從而為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應用在兒科急診新護士帶教中,可培養(yǎng)出高素質、綜合性的護理人員,有助于提高新護士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有利于新護士盡快適應急診兒科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敬艷.情景模擬演練在兒科急診新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8):160,172.
[2]? 陳玉科,陸青梅,林梅,等.PBL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護理實習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8,15(1):90-92.
[3]? 朱細妹,邱健靜,李鳳梅,等.PBL教學法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哈爾濱醫(yī)藥,2017,37(3):265-266.
[4]? 葉少云.兒科新護士??谱o理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27):140-141.
[5]? 劉小妹,曾曉鳴.急診科兒科輸液新護士帶教的難點分析及改進措施[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4,29(4):325-326.
[6]? 郭軍.改良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大班教學中的探索性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34(18):91-92.
[7]? 司徒妙瓊,余慕雪.PBL教學法在兒科臨床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6):175-176.
(收稿日期: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