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柏惠 曹雪梅 顧惠勤 汪菲 劉麗曉
【摘 要】目的:探討對小兒便秘患者實施推拿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04月門診及病房指導治療的66例小兒便秘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數(shù)字奇偶法分組后探究每組擬定的便秘治療方案;比照組(33例):擬定媽咪愛治療方案展開;實驗組(33例):擬定媽咪愛+推拿治療方案展開;就組間便秘治療總有效率、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展開對比。結(jié)果:實驗組便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3.94%)高于比照組(60.61%)明顯(P<0.05);實驗組便秘患兒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低于比照組明顯(P<0.05)。結(jié)論:便秘患兒于臨床接受推拿治療后,利于便秘療效提升,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的降低,最終利于便秘患兒疾病轉(zhuǎn)歸。
【關(guān)鍵詞】推拿;小兒便秘;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對于兒童而言,便秘作為發(fā)病率具有顯著特點的癥狀之一,及時選擇有效方法對便秘患兒進行干預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針對便秘患兒探究推拿療法應用可行性,以利于患兒便秘療效提升,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的降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04月收治的66例小兒便秘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數(shù)字奇偶法分組后探究每組采用的便秘療法;比照組(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齡分布范圍為7個月~8歲,平均年齡為(3.05±0.52)歲;病程分布范圍為4d~23d,平均病程為(10.15±5.29)d;實驗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8個月~9歲,平均年齡為(3.09±0.59)歲;病程分布范圍為5d~25d,平均病程為(10.19±5.33)d;納入標準:①患兒均表現(xiàn)出較長排便時間、排便困難以及腹脹腹痛等系列癥狀;②家屬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便秘因為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導致;②表現(xiàn)出嚴重腸道系統(tǒng)疾病;③患有皮膚疾病;觀察對比兩組便秘患兒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結(jié)果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收治的便秘患兒經(jīng)過分組并準備接受治療期間,比照組:擬定媽咪愛治療方案展開,具體為:對于年齡<1歲患兒,用藥頻率為3次/d,劑量為0.5g/次;對于1歲≤年齡≤4歲患兒,用藥頻率為3次/d,劑量為1.0g/次;對于年齡>4歲患兒,用藥頻率為3次/d,劑量為2g/次;用藥方式為溫水(<40℃)送服,共進行為期10d治療[2];實驗組:擬定媽咪愛+推拿治療方案展開;媽咪愛用藥療法同比照組便秘患兒保持一致,此外,配合給予推拿治療:①對患兒給予清大腸治療:于指根至指尖,對患兒大腸穴實施3min~5min推拿;②對患兒給予退六腑治療:于肘部至掌根,對患兒六腑穴實施3min~5min推拿;③對患兒給予摩腹治療:以臍為中心,利用手掌面對患兒腹部實施3min~5min摩動,方向為順時針;④對患兒下七節(jié)骨實施推拿治療:順著脊柱,于患兒第四腰椎利用拇指面實施2min~3min推拿,直至尾骨尖停止,⑤對患兒給予揉龜尾治療:對于患兒尾骨尖,利用中指端實施2min~3min按揉[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便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
1.4 判斷標準
①顯效:對患兒每次排便間隔進行觀察,最終結(jié)果<1d,并且表現(xiàn)為便質(zhì)軟潤以及排便順利;有效:對患兒每次排便間隔進行觀察,最終結(jié)果為2d,并且便質(zhì)干結(jié)癥狀獲得緩解;無效:患兒便秘癥狀未獲得緩解。②針對兩組便秘患兒的面赤口臭、煩躁易怒以及排便困難癥狀,對應實施中醫(yī)證候積分,隨著積分的增高,證明患兒癥狀嚴重程度有所提升[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兩組便秘患兒治療結(jié)果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治療總有效率)以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以表示,行t檢驗,結(jié)果P<0.05證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便秘療效對比
實驗組便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3.94%)高于比照組(60.61%)明顯(P<0.05),見表1。
2.2 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對比
實驗組便秘患兒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低于比照組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對于便秘患兒采取推拿療法進行疾病治療,可以獲得健脾和胃以及清熱通便的效果,并且對于面赤口臭、煩躁易怒以及排便困難癥狀的改善可以獲得顯著效果。
觀察本次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便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3.94%)高于比照組(60.61%)明顯;實驗組便秘患兒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低于比照組明顯,充分說明對便秘患兒給予推拿治療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便秘患兒于臨床接受推拿治療后,利于便秘療效提升,面赤口臭評分、煩躁易怒評分以及排便困難評分的降低,最終利于便秘患兒疾病轉(zhuǎn)歸。
參考文獻
李倩,井夫杰.中醫(yī)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進展[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36(05):766-769.
李論,蘭穎,李娜,等.中西醫(yī)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現(xiàn)狀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21(05):222-224.
劉家佳,黃任秀,覃中華,等.推拿聯(lián)合行氣消食穴位貼敷法治療小兒便秘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04):212-213.
王蕾華,陳穎穎.分析中醫(yī)綜合護理技術(shù)治療小兒便秘的臨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8,4(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