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如何讓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如何解決中國語文教育長期存在的低效問題,如何使語文學習真正融入學生的童年生活并成為他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主題。語文活動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翼。因此,筆者精心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別開生面的活動中體驗語文學習的魅力,在豐富多彩的“做”中,逐步掌握語文學科規(guī)律。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教師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5-0154-01
語文活動課以活動和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為主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課程。語文實踐活動課對于豐富學生的生活,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深化學生的語言體驗,提高學生的個性和綜合素質也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皠印笔腔顒宇愓n程的最大特色,它應該在整個活動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得到貫徹。筆者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思考怎樣將語文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得更有效率。
一、選好內容,讓學生“可以動”
作為一門重要課程,語文活動課程有其自身的目的和要求,具有實踐性。因此,活動內容的選擇必須體現(xiàn)實踐性,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其他課程相比較,語文活動課程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內容選擇中的可動性。除此之外,在內容的選取上也必須注重需要性,根據(jù)學生當前的需要或學生正關心的話題來選內容。
例如,在語文活動課上筆者組織學生去市場調查或采訪,然后寫一個小的時事通訊。許多學生對市場上的一些問題做了一些誠實的陳述,但由于學生還處于二年級,表達得比較口語化,如“吃啥有啥”“亂擺亂賣沒人管”等等。在這個活動課上學生很活躍,他們不僅學會調查還練習寫作,也明白了處處有材料,只需做一個有心人。實踐性在這一活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又如,一位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數(shù)學教師即將被調入其他學校,離開我們的學校。于是乎,筆者就抓住這一巧妙的機會開展了以“贈你一言”為主題的活動課,要求學生收集一些相關的格言妙語來送給這位即將離開的老師。學生的熱情高漲,積累了許許多多的佳詞妙語。這一活動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需要性。
二、優(yōu)化結構,讓學生“全程動”
小學語文活動教學中活動安排失調是一個長期困擾教師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學生在被告知、教授和演示下被迫參加活動,缺乏參與主體性,且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活動整體性的正確認識。為了確保學生在活動過程的各個方面都處于動這一狀態(tài)中,除了允許學生參與活動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設計科學合理有序的活動以及規(guī)則,并優(yōu)化活動課堂結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有心之人,多角度出發(fā)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例如,在活動課程“我能做到”的設計中,筆者首先用激情的語言進行情境的導入,然后以“選擇評委”開始第一個小高潮。當進行到“找到他人的優(yōu)點”這一環(huán)節(jié)時,由于每個人都想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調動?!拔艺业搅俗约旱膬?yōu)勢”這一環(huán)節(jié)雖然要求更高,但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緊接著,筆者安排了一場放松的“表演”競賽,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在最后的評選班之最這一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的熱烈掌聲更是經久不息,將活動推向高潮。這種課堂結構使學生從始至終都在“動”,并且效果顯著。
三、放手指導,讓學生“動得好”
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教師都要放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地動起來。首先,應允許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一開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就活動課的設計和內容尋求學生的建議。隨著活動的進行,可以將一些內容放手交給學生來收集、設計、準備,這實際上也是學生的活動過程。
例如,筆者在班上舉辦了嘗試辦語文小報紙的活動。首先,筆者允許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構圖;其次,讓孩子們親自動手,畫出自己心中的構想來;最后,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口把自己所設計的內容有條理地講給其他孩子聽。在此過程中,對內容和體裁沒有限制,也沒有硬性要求,孩子們的報紙完全是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完成的,自由構思,自由繪畫,自由表達。事實證明,這一活動充分給予了學生自由,他們盡情發(fā)揮想象力,制作出了一份份豐富多彩的手報。這不僅培養(yǎng)了兒童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兒童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語言素養(yǎng)。
總之,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課開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既要提供精心指導,又要對其放手,讓學生多參與教學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學習本領,親眼看一看、聽一聽、試一試、說一說。這是全面塑造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重要途徑之一。語文活動課是通向素質教育的橋梁,相信只要我們攜手走出誤區(qū),必然能到達彼岸,使小學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賈卉.探索基于兒童的小學語文活動體驗式學習[J].語文教學通訊,2018(03):50-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