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峰
摘 要: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PBL教學法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關注。近幾年的超聲診斷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開始使用PBL教學法,教學效果良好。筆者通過研究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之間存在的差異,了解PBL教學法的教學優(yōu)勢與劣勢,根據實際案例分析PBL教學法在超聲診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PBL教學法 傳統教學法 超聲診斷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一、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差異及教學優(yōu)點
PBL教學法主要是以問題為學習中心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神經學教授Barrows。該教授于1969年提出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講究以學生為教育的中心,將問題作為教育的基礎,從醫(yī)學教學中的臨床案例中尋找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在教師的參與下使用該教學方法對某一醫(yī)學案例或醫(yī)學專題進行教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及學習積極性的作用,使學生掌握更多理論知識,了解高效實踐操作技術。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著重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將所有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術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沒有自主思考相關案例并提出解決方式的機會,只能一味的被動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
PBL教學法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良情況,教師以現實中發(fā)生的醫(yī)學案例為基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而學生則通過自主思考的方式回答教師問題,同時也可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最終得出該案例的正確解決方式。使用PBL教學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醫(yī)學思維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醫(yī)學核心素養(yǎng)。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架構自身醫(yī)學知識體系,了解多種病癥的具體特征,了解各個疾病作用在病人身體上的病變情況??偠灾?,PBL教學法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師從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變?yōu)橐龑д?,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從原本的單純記憶轉變?yōu)樽灾魉伎肌?/p>
二、PBL教學法的優(yōu)勢與劣勢
1.PBL教學法的優(yōu)勢
PBL教學法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使用PBL教學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思考能力。學生在了解相關基礎知識后,教師會在課堂上以實際案例為基礎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搜集案例相關的資料及病歷,使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第二,使用P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導,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擁有較高的理論知識積累及實踐操作經驗,才能科學、合理評價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及實踐操作反饋,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教學。
第三,使用PBL教學法有利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在解決教師提出的具體問題時,會根據實際案例進行超聲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鞏固自身所擁有的理論知識,還能靈活將其應用于實踐之中,提高自身實踐技能。
因此,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PBL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超聲教學的教學質量。
2.PBL教學法的劣勢
PBL教學模式同樣也存在較多問題急需解決,該教學方式受到教師綜合素質、授課時間及患者具體情況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導致該模式暫時無法在醫(yī)學專業(yè)內廣泛普及。目前,我國醫(yī)學教學呈現學生較多、師資力量較少的情況,大部分教師會選擇傳統教育方法,以保證大多數學生能掌握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教師團隊中,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較低,對PBL教學法的認識不足,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會直接忽視該教學方式的應用。學生在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后,不具備對患者病情進行自主分析的能力,嚴重影響日后的實踐操作與就業(yè)。
三、PBL教學法在超聲診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實踐性較強是超聲教學學科的主要特點,超聲學科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與其他學科進行結合。學生若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超聲診斷醫(yī)師,除了掌握相關理論基礎之外,還需熟練各項醫(yī)療設備的操作、識別圖像能力及各類病癥的臨床知識。
本校醫(yī)學院師資力量不足,學生較多,教師較少,在開展超聲教學時,若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會影響學生臨床診斷的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受到超聲教學實踐性要求的影響,將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結合,能有效提高超聲診斷臨床教學質量與水平。
以筆者為例,在進行“高血壓性心臟病”相關內容教授時,筆者會尋找實際患病案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允許后,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典型患者的具體病史。此時,筆者僅為引導者,若學生對該患者進行檢查,筆者會在一旁作簡單指導,避免影響患者病情與感官體驗。學生在對患者病史進行詳細了解后,會在筆者影響下通過書籍網絡搜集相關知識,并結合超聲檢查結果對該患者患病情況進行判定。筆者會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問題,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若出現兩小組對某一問題判定存在爭論,筆者會直接在課堂上設置辯論賽,要求兩小組之間討論自身所判定的過程與結果,最終得出對該患者的初步診斷。在整個過程中,筆者僅大致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最后對學生的判斷作出評價,并不影響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超聲診斷教學時,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結語
根據文章內容可知,為有效提高超聲診斷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尋找適當的課堂教學方式,PBL教學法是以與教材相關的問題為倒入,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熟悉實踐操作技能,因此,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超聲診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但能有效提高超聲診斷課程教師,教學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日后的實踐工作,奠定堅實理論與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曾誠,洪永強,吳秀琴.PBL教學法結合傳統教學法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1):3309-3311.
[2]冉青,郭琦.PBL教學法結合傳統教學法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13-14.
[3]李君,辛竹,符勤懷,李芳健,冼少龍.PBL結合傳統教學法在心電圖診斷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