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建妹
【摘要】“平移和旋轉”要求學生能感受平移、旋轉現(xiàn)象,經(jīng)歷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的抽象、分類、運動性質的探討等過程,教師借助白板技術,讓學生直觀感覺平移和旋轉的基本特征;進行多次對比,進一步讓學生感悟運動的本質特征;深挖習題功能,從而幫助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和一定的直觀思考能力。
【關鍵詞】感悟 對比 運動本質 空間觀念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32-02
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教學“平移和旋轉”,教材要求學生感受平移、旋轉現(xiàn)象,經(jīng)歷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的抽象、分類、運動性質的探討等過程,讓學生直觀感覺平移和旋轉的基本特征,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一定的直觀思考能力。小學生學習平移和旋轉,應從運動的角度去認識事物,發(fā)展“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思維認識世界”的能力;從靜止轉向動態(tài),為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積累了初步的經(jīng)驗。如何基于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認識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深化理解其本質特征,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我在教學實踐中著重思考的重點。
一、借助白板技術,感悟運動本質
電子白板技術多采用互動式的形式開展教學,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術支持,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基礎。感知促進思維,思維引導感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平移和旋轉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感知和體驗,能結合具體事例直觀地感知平移和旋轉的一些特點,但是在當教師問道“你覺得什么樣的運動是平移呢?”學生難以用適切的語言來描述本質特點,很難將自己內隱的想法用語言外顯出來,白板技術就能較好地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
【片斷1】
師:剛才我們動手在課桌上將數(shù)學書從左上角平移到右上角,從右上角平移到了右下角,又從右下角平移到了左下角,最后又平移到了原來的位置。在平移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平移前后數(shù)學書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同學們再來看看數(shù)學書會不會變成這樣呢?(教師動手操作白板課件,把數(shù)學書圖片進行放大、縮小、傾斜、顛倒等)
生1:數(shù)學書平移時不可能斜著和倒過來的,它應該是一直豎著朝上的。
生2:數(shù)學書也不會變大變小的,數(shù)學書的大小是不會變的。
師:那想一想數(shù)學書平移前和平移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呢?
生3:數(shù)學書平移前和平移后的位置變了,但是數(shù)學書的形狀和大小都不會變。
……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平移前后物體的本質變化,教師利用白板技術的優(yōu)勢,將數(shù)學書圖片進行旋轉傾斜、倒置,并將圖片拉大和縮小,通過一系列的操作讓學生直觀感覺物體在平移前后的變化,用反例來讓學生感悟到物體平移前后形狀大小不變的特性。學生通過直觀演示感受到平移的本質特點,促使學生借助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較全面地表述平移的特征,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學習注意力被最大化地集中。電子白板技術的使用可更好地拓展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過程,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多次對比體會,深悟運動特征
比較是人們思想上確定事物異同和關系的思維過程。心理學認為:兩種不同對象的彼此誘導和相互感應,可以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活躍思維,激發(fā)智力,加深理解,加強記憶。小學數(shù)學中概念教學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過程,使用比較的教學方法,可使教學內容、教學思想豐富廣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片斷2】第一次對比: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對數(shù)學書進行平移的過程中,數(shù)學書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1:數(shù)學書的位置變了,形狀和大小沒有變,數(shù)學書擺放的方向也沒有變。
……
第二次對比:
師:轉盤指針旋轉過程中,指針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1:轉盤指針一會指著A,一會指著B……指針指的方向變了。
生2:指針一直繞著這個O點旋轉。
生3:指針指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指針本身的形狀和大小卻沒變。
……
第三次對比:
師:觀察平移和旋轉兩種運動方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生1:平移是沿著直線移動的,而旋轉是繞著一個中心點在轉動。
生2:平移變的是位置,而旋轉變的是方向,旋轉的中心位置不變。
生3:平移和旋轉的物體形狀和大小都不變。
……
第四次對比:
師:想想做做第2題中,①、③、⑤號樹葉平移后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那么這些樹葉平移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呢?
生1:樹葉平移前后,它們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樹葉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師:樹葉在平移過程中,平移到①號、③號、⑤號位置時,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學生思考。生2:樹葉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它們移動的距離都不一樣。
師:是的,樹葉移動的位置不一樣,說明它們移動的距離是有長有短的。
……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對比的實踐方法來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讓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相似和不同,加深學生對于不同相關知識的理解。在平移和旋轉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平移和旋轉概念的辨析,抓住它們的本質屬性,運用多角度的比較,增強學生對平移和旋轉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三、深挖習題功能,發(fā)展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幾何體驗出發(fā),從經(jīng)驗活動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平移和旋轉”要求學生借助想象,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認識物體的運動,不能只用眼觀察獲得感知,而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才能更深入地感悟物體運動的本質特征。課本中習題的要求只有一個,如果教師對習題進行再“加工”,把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目的。
【片斷3】
師:(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給這些樹葉標上序號,你們覺得哪些樹葉通過平移后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請你用水彩筆將這些樹葉涂上顏色。(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覺得幾號樹葉通過平移后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呢?
生1:我覺得①號、③號、⑤號樹葉平移后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
師:誰想上來平移一下,驗證他的說法對不對呢?
生2上來操作演示平移的過程(使用電子白板課件),驗證生1的回答是正確的。
師:那你覺得剩下的樹葉為什么不能通過平移和綠色樹葉重合?
生3:因為②號、④號、⑥號樹葉的葉柄和綠色樹葉的方向不一樣。
師:那這些樹葉通過怎樣的運動就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了呢?
生4:②號、④號、⑥號樹葉通過旋轉就能和綠色樹葉重合了。
師:是不是這樣呢?誰想上來試一試?
生5上來操作驗證(使用電子白板課件),發(fā)現(xiàn)②號、⑥號樹葉通過旋轉確實能和綠色樹葉重合,但是④號樹葉不管怎樣旋轉都無法和綠色樹葉完全重合。
師:看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通過旋轉發(fā)現(xiàn)④號樹葉不能和綠色樹葉完全重合,其實它可以再進行翻轉才能和綠色樹葉重合(教師演示翻轉的過程),所以有時候我們的猜想必須經(jīng)過實踐操作驗證才能判斷是否正確。
……
此習題的深挖處理使學生經(jīng)歷了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直觀演示的過程,觀察哪些樹葉通過平移后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剩下的樹葉通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通過學生實踐操作發(fā)現(xiàn)④號樹葉不管怎樣運動都無法和綠色樹葉重合,這樣的數(shù)學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嚴謹性。一道習題的價值也許并不只是存在于表面,要想發(fā)揮其更多的功能價值,我們應該深挖出題的意圖,發(fā)揮它的最大功效。在整個操作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得到了較大程度地發(fā)展。
教學平移和旋轉教師主要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描述等方式進行。觀察和操作能幫助學生逐步清晰地建立相關運動的表象,再依托這些表象展開想象,并進而將運動通過語言、動作等描述出來。在教學中較好地借助白板技術讓學生直觀感悟平移和旋轉的本質,并進行多次對比,引導學生手、眼、口、腦并用,深悟運動特征,對習題的再“加工”,深挖習題的功效,也能加深學生對平移與旋轉數(shù)學特點的本質理解。
參考文獻:
[1]李新,把握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J].小學數(shù)學教育,2018(1-2)
[2]翁新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較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