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超
摘 要 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如同一股春風給基礎教育帶來新的氣息,帶來勃勃生機。廣大英語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實驗和踐行國家的課程標準,不失時機地參加由專家教授指點的課改培訓,大膽嘗試,欣然迎接挑戰(zhàn)。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集體備課,形成統(tǒng)一意見,再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最后進行教學反思,適當取舍。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夯實學生終生學習英語的基礎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新課改;方法
中圖分類號:C41,B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3-0192-01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使我國蓬勃開展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與以往的課程相比較,新的高中課程發(fā)生了許多根本性的變化。新的英語課程更加強調(diào)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交際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的過程。如此一來,我們備課組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下面談談我的粗淺體會。
一、認真?zhèn)湔n
備課分為兩部分: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我們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的教材在整體的編寫中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目標,教材內(nèi)容豐富新穎,圖文并茂,知識視野廣闊,趣味性和時代性相結合。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這套教材,做到每一模塊、每一單元甚至每一課的內(nèi)容都力求做到集體備課,深刻理會和挖掘課程的目標,不是僅僅關注本單元有哪些生詞、哪些句型,而是考慮通過學習這一單元,學生應該發(fā)展哪些能力,培養(yǎng)這些能力將實現(xiàn)什么目標,從學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學習了這些內(nèi)容之后的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是什么。當然,新教材容量大,有些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高,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合理的刪減、適當?shù)难a充。所以,備課要求教師站在一定的高度,有很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本的點滴知識?,F(xiàn)在教學不再處于“教師滿堂灌,學生打瞌睡”的那個時代了,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構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前準備活動、課堂教學活動、課后延伸教育活動。只有使學生積極投入教學全過程,成為受教育的主體,才能使教育轉化為自我教育。所以我們在備課本的同時,必須備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一個很適用的方法是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動起來,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教學活動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边@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 Morrow)曾說過:“To learn it,do it…only by practic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學,就得實踐。貫徹交際性原則亦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yǎng)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說:“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isn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2)盡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 report。這一做法初中就經(jīng)常采用,然而到了高中仍然要堅持讓學生繼續(xù)做,實踐證明duty report是鍛煉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臺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情況,也可以讓他們講故事,并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內(nèi)容。針對近期所學內(nèi)容,布置學生課后進行討論排練,然后再搬上課堂表演。(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圣誕晚會。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積極性。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產(chǎn)生兩極分化。我們可以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課后多和學生交流接觸,了解學生的需要,適當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如:圣誕晚會就能極大地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也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性與積極性。讓“學困生”學英語是讓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學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大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
總之,新課改是我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重要改革,是保障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的高素質(zhì)人才,廣大教師需要充分理解新課改思想,更新教學策略和方法,實現(xiàn)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高中英語面臨著高考和教學改革雙重的壓力,高中英語老師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教學情況,采取新的教學對策,實現(xiàn)高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向東.試析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