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數學的學習和發(fā)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因為它關系到學生能否真正的從心里開始理解和接納所學的知識,更關系到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學習。為了高效的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本文基于實際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教學策略,以供各位同行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的新課導入,以此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導入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39-02
一、前言
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面對中考時的重要得分項目。但是在初中數學中,有許多的知識點和知識系統對于學生來說是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此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新課的導入,新課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該課的知識點的把握程度和興趣程度,因為一旦學生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新課導入,容易造成對初中數學的興趣降低、覺得數學課非常乏味難懂的現象,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理應基于學生現有的知識、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新課導入進行一定的設計,用相應的策略做好新課導入,以此來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吸收、挖掘教材的精髓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基礎進行一定的新課導入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為做好新課導入,就是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學習到數學知識,而課堂良好氛圍的營造有利于學生快樂的學習,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自主的、主動的參與到實際的教學之中。傳統的教學是以單向傳輸的灌輸式教學為主,但是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新課改要求我們一定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做好學生的基礎工作,一切教學都要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因此,我們在進行新課導入的時候也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提問、情境化、體驗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經提出過要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就應當讓他們“從做中學”,在初中數學的新課導入中,我們也倡導教育工作者鼓勵學生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因為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不同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的,初中數學知識較為系統,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一時難以吸收和理解,其中涉及到比較抽象的知識點時,學生往往會處于困惑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解決這樣的現象,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的時候,應當由簡單-復雜的過程進行引入,不能直接將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就缺乏一種直觀的學習體驗感,容易造成沒有理解到知識的具體過程,只是一味的記憶的現象。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比如在講授圓柱體的展開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事先準備好相應的紙質圓柱體,然后在實踐的拆開過程中真正的認識到圓柱體的展開圖是什么,這樣的實踐過程中,可以利于學生更好的記憶和理解圓柱體轉換為平面圖形的過程,加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的體驗感,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四、情境式新課導入,結合學生實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該堂課的注意力和興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式的教學方式,新課導入情境化,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判斷,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和啟發(fā),以此來引入所學的課程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解決過程,才能更好的營造一個學習氛圍濃郁的課堂。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導入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基于所教學生的心理認知發(fā)展、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上,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以學生的數學能力發(fā)展和實際能力提升為主,通過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情境式新課導入等方法,做好新課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進行,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堅.初中數學新課導入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26.
[2]郭霞芹.初中數學新課導入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許軍平(1980.04-),男,漢族,甘肅省定西市人,中學一級教師,現在任教于甘肅省通渭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