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新時期,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現(xiàn)比較明確的變化,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拓展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受到網(wǎng)絡不良思想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高職院校需要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利用微信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積極解答學生的困惑,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微信;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年齡在18歲左右,性格容易沖動,認知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心理不夠成熟,很多學生容易出現(xiàn)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如果教師未能及時引導,將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高職院校的相關教師需要充分分析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微信是目前使用范圍最廣的社交軟件,為此高職院校在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利用微信,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的同步教育,及時解決學生的各類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微信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微信是目前使用范圍最廣的社交軟件,在微信平臺上,所有人能夠獲取同等的服務,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因素對溝通交流產生的不利影響。微信具有極高的開放性,注冊過程極其簡單,信息保密程度比較高,產品的設計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特點,利用微信交流,人們能夠準確的表達自身的情感。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的模式,教育的內容單一,課堂氣氛枯燥,很多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課程興趣不高,利用微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育的過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特點,師生互動顯著加強,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進入學校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樂于與人交流,利用微信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流方式,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困擾均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一)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入學后無法及時適應環(huán)境,生活能力比較差。長期接受應試教育,導致很多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足,遇到心理問題無法及時調整自身的狀態(tài),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部分學生過度放縱自己,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發(fā)展。很多學生在班集體中不懂得與人相處的方法,自我意識過于強烈,人際交往主動性嚴重不足。部分高職學生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和攀比心理,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情緒波動比較大,思想無法集中,積極性和熱情不足,部分學生甚至出現(xiàn)打架等違紀問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依據(jù)國家教育相關部門提出的規(guī)定,高職院校應當依據(jù)學生的數(shù)量,配比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最少不得低于2名,在實際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偏低,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同時,大部分高職院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微信等新型教育模式未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模式依然占據(jù)主導地位,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微信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一)利用微信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現(xiàn)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受到學生、課堂教學模式、課時、學分等因素的影響,教學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嚴重不足,為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公眾平臺,在平臺上定期為學生上傳課程相關的視頻、圖片、文字等方面的資料,學生可以依據(jù)個人的需求,在課下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打破了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微信平臺上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可以在平臺上設置自動回復的功能,對于學生個體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單獨為學生解答,這種互動模式避免了避免面對面交流造成的尷尬,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疏導。教師可以對學生瀏覽微信平臺的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統(tǒng)計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以及瀏覽資料的次數(shù),對于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內容需要增加資料提供的數(shù)量,以此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二)利用微信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
新時期,高職心理健康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工作思想,利用微信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微信的反饋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此來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并與學生在微信上及時交流,提高學生的信任度。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樹立自身的權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同時,教師需要利用網(wǎng)絡平臺學習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廣泛收集適合學生學習的資料,及時發(fā)布到微信平臺中,不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以此來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目前,智能手機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已經實現(xiàn)了全面普及,手機已經成為學生獲取各類信息資源的主要方式,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開放性會使學生接觸到各類不良信息,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教師需要建立專業(yè)化的微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結合學生的特點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測試等內容,使學生能夠獲得專業(yè)化的心理健康指導,實現(xiàn)對心理問題的有效解決。
(三)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服務
微信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全面普及,學生的交流方式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為此教師應當加強引導,使學生能夠正確合理的使用微信平臺獲得心理幫助,實現(xiàn)媒介素質的提升。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篩選,將最專業(yè)和最適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及時提供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在微信朋友圈進行轉發(fā)和分享,以此來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全面普及。同時教師可以建立學生共同參與的微信群,定期組織群內的心理健康話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進步。同時,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通過學生的朋友圈等內容,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對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時給與指導,從源頭上預防學生出現(xiàn)的各類心理問題。
(四)開展線上和線下相互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特點,教師需要將傳統(tǒng)的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融合,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圖片和視頻,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課下,教師可以將這些資料及時上傳至微信平臺,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教師需要轉變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模式,將線上作為主要宣傳陣地,為學生提供心理問題調節(jié)方法、趣味心理學、心理電影等方面的內容,學生在微信能學習到所需的心理學知識。在線下,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類活動,為學生發(fā)放心理健康宣傳手冊,舉辦心理健康知識比賽,班級內部定期組織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在校園內營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使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知識學習,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以此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質量。
四、結語
高職院校承擔了培養(yǎng)高技術能力應用型人才的責任,為此需要在進行專業(yè)技術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需要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利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耐心解答學生的心理問題,打破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提高教學的質量和針對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智軍.微信平臺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與探索——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7(10):71-72.
[2] 簡璐絲,曾智.微信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以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4):214-215.
作者簡介:翟朝霞(1973.11- ),女,陜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員,審計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