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 要:語文識字教育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識字的興趣,開發(fā)和利用好農村小學生生活中的識字資源,讓識字教育教學直觀化。
關鍵詞:識字;低年級;小學生;興趣
農村小學識字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工作,也是學生個人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必要前提。小學生識字數量和生字記憶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綜合學習成績,因此,加強識字教學成為了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生字教學方法不多、教學手段少等。嚴重影響了小學生識字學習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探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教授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學習必須在學生喜歡的基礎上進行,識字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我根據兒童心理特點,結合本地學生的實際情況,吸取各地識字教學的先進經驗,從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入手,輔以編詩句識字、看圖識字、拼音識字、游戲識字、謎語識字、兒歌識字等方法進行。
(一)編成詩句學識字。低年級學生接觸的一些古詩詩句節(jié)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編詩句識記的生字也就影響深刻,容易記住。例如:把“王”字編成“三橫一豎敢稱王”;把“美”編成“羊大就是美”。
(二)在玩游戲中識字。低年級學生比較愛動,對游戲活動情有獨鐘。根據這一特點我把識字與游戲融為一體,設計形象生動的認字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到了“玩”的歡樂和“識字”的快樂。比如學生參與“找朋友”游戲,一個學生拿著“樹”字卡片說:“我是‘樹,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林”卡片的學生馬上出來和“樹”合在一起說:“我們現在是朋友‘樹林”,然后全班齊讀“樹林”。
(三)根據造字法識字。漢字構造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根據造字法識字,既記住了字,又知道了字義。例如:“細小的土”就是“塵”;“上小下大”就是“尖”。
二、教會孩子識字方法,讓孩子主動去學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薄敖淌菫榱瞬唤獭!苯虒W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一些識記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舉一反三了。
(一)編字歌。根據形聲字的特點,編成識字歌或者字謎,學生很容易記住生字?!巴醮竽?、白大娘,她們坐在石頭上”——“碧”;“上頭竹子下頭毛,寫字畫畫離不了”——“筆”。
(二)形象記憶法。農村學生對農事活動都很熟悉,對于孩子們來說,形象記憶法是最不容易忘記的一種識字方法,大家都很喜歡。比如“苗”字,我會引導大家仔細觀察苗字的結構,上面草字頭下面田就組成了“苗”字,意思就是田里栽種的莊稼就是“苗”?!扒铩弊?,就是收獲莊稼后燒稻草時,就到了“秋”天。
(三)創(chuàng)編兒歌識字法。學生對兒歌很感興趣,因為兒歌讀起來節(jié)奏感很強,反復誦讀,使他們對字形產生直觀印象,從而提高記憶質量。如,教學“草”時,我教孩子念“早上長青草,草草草,小草的草”;認識“拿”字時,念“人字頭,一口手,合手拿,拿拿拿,拿書的拿”。學完之后,學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類似的兒歌,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拓展識字教學的課堂
少年兒童的好勝心、榮譽感極強,他們總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彼晕裔槍@一兒童心理特點,積極地開展了在生活中識字的實踐活動。
(一)爭當小老師。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很高,學生都盼望能當上小老師。每次生字課的時候,我都讓學生當小老師,去教其他同學,喜歡哪個字就教哪個字,并告訴大家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字形的。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學生教生字,往往有神來之筆,這種識字效果比老師來教更佳。
(二)我來當裁判。每當學習完一課生字,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記住了,難免會有一些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所以,教完生字后,我會讓學生聽寫生字,再讓學生互相批改。學生之間互查錯誤非常容易,根據這一特性,我讓學生們當“小裁判”來給同學判斷正誤,這樣一來,大家不僅記住了字音,也學會了寫字形,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三)在生活中識字。生活中的識字素材無處不在,童話書、電視廣告、路邊廣告牌、標識牌等等都是供學生識字的好教材,每天比一比,看誰識字多,樹立識字小榜樣。
四、理性分析,抓住共性
低年級學生盡管性格資質不同、能力水平各異,只要去做理性分析,就會發(fā)現他們有許多共性。如自我表現、表揚贊美、爭優(yōu)搶先等。在識字教學中,抓住這些共性采取愉當的方法并加以應用,定能取得好良好的效果。例:哪位同學能領讀這篇文章;大家都讀得很好;誰讀得最好誰先休息等。這樣他們的努力能得到同學的認可老師的肯定,努力的結果能增強學生自己的信心和成就感,進而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欲望。
毋庸置疑,提高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方法遠不僅于此,并無固定模式可循。只是在識安教學中我們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作出科學的處理,定會取得學生學得有趣,教師教得輕松,家長看到滿意的好效果、好成績。
總的來說,識字教學不能墨守成規(guī)、死記硬背,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教識字,讓學生積極主動去識記,讓古老的方塊漢字化為一個個有趣味的小精靈,進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走進學生的心里,讓識字教學煥發(fā)光彩。
參考文獻:
[1]魏玉梅.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J].林區(qū)教學,2009,(01).
[2]古曉君.新課標視野下識字教學的課堂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02期
[3]孫中華.讓字“飛進”孩子的心田——淺談電教手段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閱讀;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