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科
摘 要:新課標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作為一項關鍵指標,需要徹底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首先對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幾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對策,以期優(yōu)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仍處于初級階段,除了要讓學生掌握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技能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這對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更加重要,應盡快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做出改進,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多引導和幫助。
一、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從興趣出發(fā),主動獲取學科知識技能的能力,包括資料采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這些基本素養(yǎng)對一個人的學習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根據(jù)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知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挖掘?qū)W生的自身潛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能夠主動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從學科教學內(nèi)容來看,初中英語包含英語詞匯教學、語法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進行全面培養(yǎng)。但是由于學生接觸英語學習的時間尚短,而且受第二語言學習的文化差異影響,只依靠課堂教學容易出現(xiàn)一知半解、語法邏輯混亂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從主觀上引起重視,并積極利用課余時間提升自己的英語素養(yǎng)。因此,無論是出于初中學生的自身學習發(fā)展需求,還是出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都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掌握有效的培養(yǎng)策略[1]。
二、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對策
1.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此方面,應改變以往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學習“Why do you like pandas?”熊貓(pandas)是我國的國寶,非常惹人喜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播放熊貓在動物園的圖片,也可以播放《功夫熊貓》的片段,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英語單詞接龍等游戲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在這樣新穎的課堂教學形式下,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好英語的渴望[2]。
2.加強師生溝通,及時糾正錯誤
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限,特別是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多加關注,及時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新課標也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開展平等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障礙,建立學習自信心。比如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I go to school yesterday”這樣的明顯錯誤,說明其對英語時態(tài)表達方法掌握得不好。這也是初期學習者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不能一味指責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根據(jù)“yesterday”確定應該使用的時態(tài)表達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練習對應的題目,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良好的英語表達習慣。如果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畏懼感,教師則應多采用激勵方法,用眼神、語言、動作等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其建立英語學習信心。
3.注重方法引導,掌握學習技巧
學生開展英語自主學習,也需要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許多學生在口語表達、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都是由于平時的詞匯積累量、閱讀量較少導致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訂英語自學計劃,比如每天記憶5~10個英語單詞,閱讀一篇英語語篇。主要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就能積少成多,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料儲備量。對于英語語法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則可能是由于文化差異和英語邏輯思維欠缺導致的,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記憶語法知識,而應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等方式,熟悉英語語言表達習慣,逐漸形成英語邏輯思維。在此方面,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適合的英語課外讀物,比如《灰姑娘》(Cinderella)、《愛麗絲仙境奇遇記》(Alice in Wonderland)、《羅賓漢》(Rohin Hood)等。
4.營造課堂氛圍,提升自學意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需要合理安排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學習機會。同時,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氛圍,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每個學生在小組探究中都能發(fā)揮作用。比如在學習“It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時,本課的重點知識是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的用法。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以往學習過的可數(shù)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應用。在熱烈的課堂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更多啟發(fā),不斷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十分重要,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引導策略,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快速獲得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傅強.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35):26-27.
[2]束愛琴.基于移動學習背景下,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8):42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