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誠 趙冰冰
摘 要:小學生最常用的思維方式是直接思考和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模式相對于之前這兩種思維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抽象性,小學生一般都會感覺十分難,教師應充分認識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讓學生通過培訓逐步學會運用邏輯思維方式,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分析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思維能力;語文教學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除了進行小學語文知識的講授之外,還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水平的鍛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可以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結合語文本身的特點,在知識基礎和應用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思維空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
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思維能力主要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突出語文的特點。語文學科不僅是一門人文學科,而且是一門語言類的實踐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組織他們的語言。此外,思維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學科中掌握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更好地與跨學科思維模式與知識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能力。鑒于以上情況,小學語文課堂授課中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必然的選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根據學生思維特點培養(yǎng)思維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建立在形象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運用直觀的形象來提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使他們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難點和關鍵點。通過構建圖片文字、圖像、聲音等,可以生動地顯示教科書中的人物和各種形象,從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并從書中體會出屬于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望廬山瀑布》的古詩中,描述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象,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地通過展示圖片或者瀑布聲音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氣勢磅礴的瀑布進行想象,在理解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如,當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要求學生按照寫作大綱清晰地描述,讓學生深入學習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2.適當?shù)厥拐n堂教學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多
想要在語文課堂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對教科書中的素材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充使其豐富是很有必要的,從而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示教學的內容,牢牢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很難集中精力長時間聽課。因此教師應適當活躍一下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這里,并進行適當?shù)幕?,把學習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和一”的互動形式即一講和一問,讓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小學三年級的教科書《感受家鄉(xiāng)》中,教師可以先粗略地說出教學內容,然后向學生詢問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自己家鄉(xiāng)有什么特點、風景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地自由參與發(fā)言,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鍛煉其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做好與學生的互動工作之外,在課外時間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互動,比如積極關心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愛好,這樣可以加深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從而有助于他們鍛煉自己發(fā)現(xiàn)與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3.積極培養(yǎng)思維的敏銳性
思維的敏銳性是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現(xiàn)缺陷與需求,不尋常和未完成的部分,即對問題的敏銳性。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例子,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既要參考,又不能完全依賴于教科書中的例子,如此才可以真正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例如,在《鳥的天堂》的教學中,在學習了7和8自然段之后,我問學生有哪些內容他們不理解。有的同學反映:“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為什么說“新的生命在顫動”呢?根據以前的要求,只要求學生可以做到理解“榕樹的生命力強”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但筆者繼續(xù)讓學生根據前后文聯(lián)系,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經驗談論一下自己的看法。結果,學生的回答都很棒:有的說是風吹;有的說是鳥動;有的說是太陽的照射;有的說葉子是綠色的、可愛的,這使作者看著眼花,造成了幻覺;有的說是因為榕樹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學生的思維已經不再被教科書所局限,開始自由發(fā)散,極大地提高了思維的敏銳性以及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語文這門學科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老師需要發(fā)揮語文這門學科的優(yōu)勢,讓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并且體會到只有語文才可以帶來的樂趣,感受其魅力,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順利、健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6(2):197.
[2]魏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17.
[3]王孟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