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勇
摘 要:加強高中生體能訓練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對減輕高中生的學業(yè)壓力、增強學生體魄、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轉(zhuǎn)換體育教學模式并重視學生這一教學主體,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及個性化的體育訓練方法、方案,吸引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訓練當中。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體能
高中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課堂,課外活動很少,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普遍較差,而高中開展體能訓練正解決了這些問題。第一,高中的體能訓練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第二,高中的體能訓練有利于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體能訓練有利于學生耐力、力量和速度的提升;第四,體能訓練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提升。
一、科學規(guī)劃體能訓練的時間和項目
1.訓練時間的安排
運動時間的選擇不能是盲目的,選擇科學的運動時間才會對運動者有好處。早上6:00到7:00和下午5:00到6:00是最科學的運動時間。在其他時間運動,不僅不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加強,反而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傷害學生的身體。比如,早上6:00以前就開始運動——跑步。在南方,6:00太陽剛剛升起不久,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不是很高,這樣在跑步的時候所吸進去的氣體就有很多廢氣。而氧氣非常少,那么所做的就是無氧運動,對身體的健康并沒有好處。在北方,由于緯度較高,6:00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這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多,而氧氣的含量較少。在這個時候運動,對身體必然是有傷害的。所以,學校要想使學生的體能增強,必須選擇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訓練,比如早上選擇合適的時間晨跑,或者下午課后讓學生進行跑步訓練,使慢跑的基礎訓練落實到位。
2.制定科學的體能訓練項目
想要提高高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就需要適當?shù)刈寣W生進行體能訓練,而體能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心肺的力量加強,并提高心肺的柔韌度。所以體育教師要選擇一些有利于強化學生心肺的訓練。比如,對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的訓練要加以重視,并要對訓練強度適當?shù)丶訌?。仰臥起坐的訓練對女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女生的腰部力量和柔韌度加強。引體向上的訓練能使學生的臂部力量增強。不管做什么運動,我們都一定要注意,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做好熱身運動。在運動后也要做好拉伸運動,避免在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生肌肉拉傷的情況。
二、提高體能訓練方法的自主性
在高中體育課上,教師應該對教學的設計不斷地改善,使之可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并使學生有體育精神。在實現(xiàn)體育教育目標的同時,也要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升體育教學的延續(xù)性。一方面,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個性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使教學的氛圍變得和諧。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年齡等方面,然后展開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訓練。教師作為引導者,讓學生根據(jù)訓練的項目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也能讓學生對訓練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
三、掌握設計和實施鍛煉計劃的方法
1.單個動作的設計
發(fā)展體能的練習可由單個技術(shù)動作組成的動作技能完成,但在進行鍛煉計劃的設計和實施時,需要考慮三個問題:(1)用單個技術(shù)動作發(fā)展體能的鍛煉設計要有針對性。如,發(fā)展心肺耐力可采用耐久跑、跳繩等,發(fā)展平衡性可采用單腿站立、燕式平衡等。(2)用單個技術(shù)動作發(fā)展體能的鍛煉設計要有科學性??茖W性主要表現(xiàn)在技術(shù)動作的規(guī)范、練習頻率的快慢、持續(xù)時間等方面。如,進行引體向上發(fā)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練習時,需要進行科學性的設計。(3)用單個技術(shù)動作發(fā)展體能的鍛煉設計要有實用性。在設計發(fā)展體能的鍛煉計劃時,要考慮所處環(huán)境與運動場地器材條件,才能進行計劃的實施操作。如,下雨天可考慮采用俯臥撐發(fā)展上肢力量。
2.組合技能的設計
發(fā)展體能的鍛煉計劃一定要考慮身體發(fā)展的全面性,不能顧此失彼,因此采用組合技能的設計方式,將多個不同動作技能按照一定目的和體能發(fā)展邏輯關系進行組合,以實現(xiàn)身體鍛煉效果的最大化。(1)組合技能的設計適合于某一體能素質(zhì)的強化。如,要強化發(fā)展速度的體能練習,可由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組合而成。(2)組合技能的設計需要遵循身體運動邏輯關系。在自我能控制的環(huán)境下,形成與各種動作技能(如滾動、上手投擲、下手投擲等)相適應的自我空間和開放空間,判斷位置(上與下、前與后、左與右)、方向(順時針與逆時針)、距離(遠與近)等。在自我控制的環(huán)境下形成與各種動作技能相適應的速度(快與慢)、進度(加速與保持)、力度(用力的大與?。┑?。(3)組合技能的設計著重考慮練習的間歇時間。為了保持適度的運動負荷,在發(fā)展體能的組合技能設計時,要應用重復、間歇、連續(xù)、變換、巡回等5種鍛煉方法進行控制。
體能訓練在高中是不可忽視的,它對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選擇合適的體能訓練方法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訓練中,這樣體育精神也就滲透到了學生心中。
參考文獻:
[1]陸慶德.淺談高中體育體能訓練方法[J].新課程(下),2015(4).
[2]李明鑫.高中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的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J].新課程(下),2015(1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