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緊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科學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教與學之間缺乏有機互動,同時也抑制著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應該注重初中體育教育模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以此來綜合性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途徑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體育的教學地位并不高,教師缺乏對初中體育的重視,體育教學隨意性強,體育課時被擠占嚴重,學生缺乏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也制約了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應該全面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積極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一、
采用自主訓練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掌握技巧
一直以來,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采用一對多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體育技巧或者方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自身的引領和示范,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演示來進行重復、機械的訓練,以此來達到技巧掌握的教學目的。事實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诖?,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積極發(fā)揮學生自主訓練模式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掌握體育技巧,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一方面,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嘗試將課堂還給學生。如在田徑準備動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畫龍點睛的簡單示范后,可以將訓練的空間和自由交給學生。為了提升學生自主訓練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動作訓練,其他學生可以對其進行幫助和糾正。另一方面,教師在體育教育實踐中,還可以將教師演示變更為學生演示,將教師總結概括演變?yōu)閷W生概括總結。經過教師的引導,通過組內學生的示范,學生得以掌握了最基本的動作要領。此時,教師發(fā)揮教學引導者的角色,選擇動作技巧到位的學生來進行示范,引導學生積極向動作“標兵”學習。同時,教師要求動作技巧掌握不到位的學生,在課余時間要積極向優(yōu)秀的學生“取經”。實踐證明,通過這樣一種自主訓練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學生互助共享,共同提高。
二、
運用競賽訓練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內在競爭力
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全面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科學優(yōu)化學生的內在競爭力,引導學生形成良性的競爭學習氛圍,教師應該采用競賽訓練模式。初中生的競爭意識已經形成,而且受年齡影響,他們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很多學生在學習訓練中都鉚足了勁頭。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引導者,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進行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將這種你爭我趕的勢頭運用在體育學習方面。一方面,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訓練競賽活動。教師結合班級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層次,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引導學生開展訓練競賽。這種訓練競賽的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機械的重復性訓練,不僅豐富了體育訓練的方式,同時也活躍了體育課堂的氣氛。教師為每個層級的學生樹立訓練目標,引導他們開展合作與互幫互助,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競爭力,教師可以適當采用獎懲措施。比如某一個層級的學生在訓練結束后,教師進行相應的考核。對于考核達標的學生,可以擁有一定的“懲罰”權利,由他們來對組內考核不達標的學生進行“懲罰”。懲罰方式可以是幫忙掃地、打水,或者收拾運動場衛(wèi)生等等。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將體育訓練融入趣味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比如一直以來比較火爆的“撕名牌”活動就可以運用到籃球、足球等動作或技巧訓練中。如在籃球傳接球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將班級內體育素養(yǎng)大致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傳接球訓練。當傳接球失敗的學生,需要站在中間來進行“搶球”,類似與撕名牌活動,其他學生進行快速的傳接球,以避免被中途截球。通過這樣趣味性的體育競賽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把握動作要領。
三、
采用游戲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
在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將體育教學內容與豐富多彩的游戲結合起來,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開展自主學習,真正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一方面,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情境,將體育課程變成游戲課程,從源頭上來降低學生對體育內容的排斥心理。比如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對學生說,“這堂課,我們來共同玩一個游戲……”通過這樣的教學導入,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能夠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來逐步深入學習體育知識。當然,教師要在備課時,著重處理體育內容與游戲內容的匹配程度。同時,在游戲方式或者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充分考量學生的興趣程度,盡可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內容作為教學手段。與此同時,教師在游戲內容的創(chuàng)設上,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參與。實踐證明,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該年齡群體普遍喜歡的游戲。教師作為教學引導者,應該尊重和滿足學生的游戲意愿,應該積極采納學生的意見或建議。另一方面,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游戲教學模式,還可以在體育課堂中適時開展。比如有些體育內容并不適合全部放在游戲情境中,但可能部分體育內容適合進行游戲教學。教師要做好篩選工作,巧妙結合課堂教學進展,適時融入游戲。比如在體育教學的準備階段或者學生熱身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再比如在某一難度動作技巧的訓練階段,教師可以適時引入游戲,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訓練興趣。
四、 結論
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引導者,應該全面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模式,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真正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巧妙運用自主訓練模式、體育競賽模式以及游戲模式等。
參考文獻:
[1]蔣純潔.探究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8(33):129-130.
[2]鄭林喜.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J].新課程(中),2017(8):197.
[3]施小剛.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的相關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6(17):323.
作者簡介:
張?zhí)祚?,浙江省麗水市,麗水市蓮都區(qū)梅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