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秀梅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必備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其二是關鍵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文章從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文化差異、問題驅動三方面,對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8-0040-01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相互影響、相互支撐、相輔相成,學習能力則貫穿英語教學的始終,為前三者提供支持。同時,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學習能力的提高,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下面,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從三個方面探討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英語情境教學指教師聯(lián)系教材創(chuàng)設具體或虛擬的情境,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習內(nèi)容。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得體地將語言運用于交際中,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生活是學習的源泉,教師要善于從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真正學會語言、用好語言。
例如,在執(zhí)教3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Story time)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以文中的主要人物楊玲、劉濤、蘇海、麥克和高山快樂的一天為主線,大家一起開著bus到達不同的地點。第一個站點是a snack bar,第二個站點是a park,第三個站點是 a party,并按照時間順序將這三個站點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目的明確,結構清晰。這樣的情境既生動又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不斷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現(xiàn)在教師所使用的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五六年級的四冊書中,新增了Culture time板塊,專門用來呈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五下Unit 8 Birthdays單元通過“過生日”這一話題呈現(xiàn)了日期的表達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材Culture time板塊介紹了西方人收禮物時的表現(xiàn):“People in the West usually open their presents as soon as they receive them.”通常西方人一收到禮物就打開它們,這一點和中國人的做法恰恰相反。因此,在課前,筆者讓學生利用課外書、互聯(lián)網(wǎng)等收集有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資料,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更好地促進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當然,除了課本上已有的這些文化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滲透一些課外的文化內(nèi)容,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例如,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單元,主要談論的是學生的校園生活。在本課的拓展環(huán)節(jié),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系列外國學生校園生活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了解外國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僅開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而且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表達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點燃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喜歡引導學生自主提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例如,在執(zhí)教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單元時,由于是借班上課,如東的學生并不了解我們附小學生的校園生活,所以一開始筆者就播放了附小學生校園生活的視頻,讓如東的學生了解附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然后引導他們自主提問。觀看視頻后,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有的問:When do they go to school?有的問: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in the morning?還有的問:What can they do in the playground?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啟迪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不斷地、科學地、藝術地引導學生自主提問。
當然,在提問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思維導圖是指以直觀的圖示建立概念間的聯(lián)系,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四上Unit 5 Seasons(Story time)以一本書的形式,分別介紹了四季的特點以及孩子們的活動。執(zhí)教本課時,筆者先呈現(xiàn)四個季節(jié)的單詞以及它們的特點(warm/hot/cool/cold)。隨著課堂活動的不斷深入,板書也越來越豐富,最終形成了一個脈絡清晰的思維導圖。接著,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復述所學內(nèi)容,結果每個學生都能輕松地將剛學的課文復述出來,效果特別棒。這樣的思維導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讓學生收獲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總之,核心素養(yǎng)時代的英語課堂應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育人課堂,是智慧飛揚、思維激蕩的思辨課堂,是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課堂。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應根據(jù)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情境,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莉.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王欣欣.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課例研究[D].聊城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