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梅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開始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基礎上,筆者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展開了大量的實踐探究。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筆者圍繞語言能力、情感思維、文化修養(yǎng)三方面展開了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語文 ?有效教學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教師教學觀念轉變不及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從語言能力、情感思維、文化修養(yǎng)入手,開展了教學探索。
一、朗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語文教師開展朗讀教學可以鼓勵學生開口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速,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湖心亭看雪》這篇課文時,我為了讓學生熟讀美讀課文,理解“絕、拿、強、更、癡”等字,欣賞雪后美景,體味白描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了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朗讀的情感與節(jié)奏,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生拿到學習任務后,很快就投身到朗讀中,有的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了“橈”“毳衣”等不認識的字,借用字典進行了查詢,并理解了它們的含義,順利展開了接下來的閱讀。學生一開始念得有些磕磕絆絆,隨著朗讀的加深,學生不僅掌握了朗讀的節(jié)奏,還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這是一篇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去湖心亭看雪的事情來抒發(fā)情感的文章,看到了張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與清高自守的品質。接著,我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分別讓男女生來誦讀,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發(fā)現由男生來讀前句顯得更氣勢,更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格局;女生讀后句可以展示輕柔渺小的特點,更符合詩句的特點。最后,我讓學生思考:經歷國破家亡的重大變故后,張岱的心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結合朗讀印象,認為張岱不再追求繁華靡麗的外在,而是更注重自身的內心世界,追求人與自然的融合。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朗讀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朗讀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課文的魅力,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情感思維
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讓學生體會閱讀的魅力,挖掘學生的閱讀情感,使學生建立語文思維。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我為了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使學生學會尊重母愛,關心他人,先對學生進行了分組,讓學生搜集關于母愛的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繪畫、攝影等藝術作品;有關母愛的感人事跡等,旨在讓學生了解母愛的動人之處。學生拿到學習任務后,很快就展開了搜集工作,通過分工,學生搜集了不同的母愛資料,豐富了自己對母愛的認知,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接著,我讓學生就自己搜集的資料,發(fā)表一下各自的看法與體會。其中一位學生認為母愛像水一樣,不論你是多么尖銳的石頭,她都能包容你,生活在無盡的水的包圍下,一點一滴地改變你,讓你慢慢成長。然后,我讓學生思考:如何回饋母親的愛呢?你認為現階段可以做些什么?學生紛紛舉手,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認為不惹母親生氣很重要,有的學生認為好好學習,不辜負母親的期望……學生都表達了自己對回饋母愛的想法,說出了自己對母親的愛,希望母親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為接下來的課文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這樣,我通過開展閱讀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情感,讓學生在回憶母愛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母愛的理解,使學生釋放了自己的情感,懂得了在閱讀中可以結合生活經驗,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獲得情感共鳴,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
三、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文化修養(yǎng)
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變色龍》這篇課文后,學生學會了簡要概括小說情節(jié),掌握了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能夠從不同角度對作品進行解讀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細讀課文結尾,結合主人公的性格特點,設想一下奧楚蔑洛夫離開廣場后去了哪里?進行短篇創(chuàng)作。學生拿到作文任務后,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描寫了不同的場景,其中一位學生還用到了文中的寫作手法,通過描寫奧楚蔑洛夫與他人的對話,表達了對奧楚蔑洛夫的諷刺,展示了自己的寫作水平與學習水平,順利完成了寫作。這樣,我通過作文教學,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認知,讓學生的所學有了用武之地,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提升了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推動了學生的發(fā)展。
總之,本文從語言能力、情感思維、文化修養(yǎng)入手,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了可靠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 賴曉輝.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03.
[2] 李興龍. 初中語文課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2):40-41.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楊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