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 王玉軍 徐后娟 楊龍 侯欣 于濤 張麗
摘要:P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類專業(yè)教學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本研究以煙草專業(yè)教學為例探討PBL在農學類專業(yè)教學中的效果。結果表明,PBL教學模式顯著地提升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并且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氣氛,開闊了視野,鍛煉了學生們團隊合作和PPT制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核心理念促使PBL教學模式將在農學類專業(y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煙草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8-0153-03
PBL(Problem-basic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余大學醫(yī)學院的綜合課程教學改革,隨后在歐美逐漸進行推廣[1,2]。20世紀末期我國引進該教學模式,現在已經成為我國醫(yī)學類院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3,4]。P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教學中應用的基本程序為“教師在臨床找出一個典型病癥→課下學生針對病癥分組討論病因及治療手段→課上闡述本組討論結果→指導教師進行最后點評”[5]。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將學習“拋錨”于具體問題之中,讓學生們在分析病例的過程中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運用和掌握,最終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6]。農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單純的課堂理論講授往往很抽象,不利于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7]。農學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這一點與醫(yī)學十分相似。作物田間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植株萎蔫、結實率低等各種現象都可以作為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利用PBL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因此,本研究以煙草專業(yè)本科培養(yǎng)計劃中的必修課程作為研究背景,探討PBL教學模式在農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級和2015級煙草專業(yè)本科生為研究對象,以必修課《卷煙工藝學》為研究背景課程。其中2014級53人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2015級54人為試驗組,采用PBL教學模式。
(二)研究方法
開展PBL教學方法的基本步驟為:
設置問題:在試驗組教學過程中,我們針對每章的重點內容設置一個典型問題。例如,我們分別設置了:“從栽培、育種和調制方面分析煙草有害物質的來源”、“降低焦油含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煙葉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二手煙的危害是否更大并解釋原因”、“膨脹煙草的制造方法及其作用”。
分組討論:隨機分配6名學生為一組,共九組,進行課下討論。為提高每位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防止有些學生不勞而獲,教師要求每組以視頻方式記錄全部討論過程,并將記錄結果上交。
課堂討論:在課堂上,隨機抽選每個小組的一名成員闡述本小組的核心結論,其余小組可以隨時進行補充或者反駁。
教師總結:討論結束后,任課教師對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強調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核心知識點,使學生們更準確、全面地掌握知識。同時任課教師還要對小組討論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完善答案:根據課上討論結果及教師的指導,重新查找資料,完善本組結論并寫成書面報告上交。
(三)PBL教學效果的評估
1.問卷調查。在課程結束之后,制作調查問卷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調查,了解PBL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2.成績分析。對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總結。為達到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兩個學期的考試課程題型及難度全部設置相同。成績顯著性分析將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課程結束后,我們對2015級54位學生進行PBL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著重考查PBL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差異,結果如圖1所示,PBL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其中65%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除了掌握知識以外,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顯著地擴展視野、活躍課堂氣氛和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在課下分組討論過程中,其中44個人的文獻查閱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設置的問題都來源于當前生產的實際過程,這也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超過65%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在一起。
考試成績是反映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直觀指標。學期末將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進行對比發(fā)現:采用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組總體平均分比對照組高3.9分,其中優(yōu)秀的比率比對照組高67%,成績處于良好及以上的人數也顯著多于對照組。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PBL教學模式對后進生的提升作用也很明顯,試驗組沒有出現70分及以下的學生,對照組卻有3個學生。
三、討論
(一)農學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中央提出“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農業(yè)現代化是實現我國全面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高質量的農業(yè)科技人才是實現農業(yè)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農學類專業(yè)教學目前存在著一些新問題和新特點:第一,招生困難,生源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陳新忠等對全國36所本科院校農學專業(yè)錄取比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一志愿報考率全都低于50%,其中更需要值得關注的是從2009年開始,一志愿報考率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從另一方面分析這個結果,反映出大部分農學學生是通過專業(yè)調劑進來的,這些學生經常會出現“厭農”情緒,學習積極性明顯不足[8]。第二,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jié)。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及所在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導致校內教學實踐用地面積也越來越少,農業(yè)類學校只能在遠離課堂的農村建設自己的教學用地。原本需要邊講解理論知識、邊實踐的課程只能被分割成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因此,如何在現有條件下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是農學教學改革的關鍵點[9]。第三,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不僅僅限于課堂,獲取的知識前沿性也幾乎與科技發(fā)展同步。針對一些專業(yè)問題出現的新解決方案,任課教師由于各種原因有可能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新知識,而處于互聯網時代最中心的學生卻有條件、有能力第一時間收集資料并解決問題,例如新型無人機在噴施農藥中的應用、新型除草設備及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出現等[10]。因此面對農學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迫切需要一種新教學模式適應當前的農學教學。
(二)PBL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及效果
“基于問題的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從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始之初因其促進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教學優(yōu)勢而受到全球醫(yī)學教育界的關注。這種教學模式在醫(yī)學上的成功也促進了其在其他學科教學方向上進行嘗試。許辰可在管理學中引用PBL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11]。在抽象性、邏輯性及推理性較強的物理學中,PBL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12]。在英語教學過程中,PBL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了語言習得與綜合素質的同步提升[13]。
(三)PBL教學模式在煙草教學中的作用效果
煙草是典型的農業(yè)經濟作物,整個教學過程與其他作物如小麥、玉米、果樹、蔬菜等作物的教學過程基本一致。因此,本研究借助于煙草專業(yè)教學探討PBL教學模式在農學類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PBL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有著明顯優(yōu)勢。
PBL教學方法能夠通過刺激學生求知欲增強教學效果。本試驗的研究對象為煙草專業(yè)2014級及2015級本科生,其中有50%-60%的學生是專業(yè)調劑進來的,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而采用PBL教學方法后,超過80%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習動力,提高了求知欲。Schmidt的研究表明,學生求知欲與最終教學質量呈現出顯著正相關的關系[14]。這個現象在本次試驗中也得到了驗證,采用PBL教學模式的2015級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超過對照組3.9分,其中取得優(yōu)秀成績以上的人數顯著增加。
PBL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PBL教學模式的核心點之一是提出的問題要來源于具體經驗和實踐。因此,本試驗所設置的所有問題都來自煙草種植、調制和卷制過程中。問題的提出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通過新聞報道、熱點話題、行業(yè)需求等提出問題。最終問卷結果表明,63%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在理論聯系實際上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PBL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新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掌握課本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理論結合實踐、分析、交流、規(guī)劃、管理以及職業(yè)責任感綜合能力的現代化人才[15]。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在課本上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學生們去查找資料,匯總信息,處理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查閱文獻的能力能夠得到很大鍛煉,同時團隊合作能力及PPT制作能力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四)PBL教學模式在煙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PBL教學模式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離軌道的現象,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對所涉及的知識具有全面掌握能力,能夠及時糾正學生們出現的錯誤,組織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禁錮了PBL作用的發(fā)揮。PBL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闡述觀點并進行問題討論是這種教學模式的關鍵點,然而現行教學機制下每節(jié)課的上課人數過多、課時有限使得真正能在課堂上發(fā)言的學生較少,大部分學生沒有展示自己觀點的機會,這會影響教學效果。
雖然當前PBL教學模式在煙草(農學)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缺點,但是通過本試驗證明了其在增強教學效果上具有顯著作用。未來結合農學教學的自身特點對PBL教學模式進行修正,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這也是未來農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Prince KJ,van Eijs PW,Boshuizen HP,Van Der Vleuten,CP,Scherpbier AJ.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non-PBL graduates[J].Medical Education 2010,39(4):394-401.
[2]Sé Alexandre B,Passos RM,Ono AH,Hermes-Lima M.The use of multiple tools for teaching medical biochemistry.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2008,32(1):38-46.
[3]梅人朗.美國西余大學醫(yī)學院的“器官系統(tǒng)綜合”課程改革[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1988,(01):56-59.
[4]崔曉陽,李益,廖虎,趙振剛,李佳兵,萬學紅.PBL教學法在我國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9(04):439-442.
[5]王沁萍,陳向偉,李軍紀.我國高等醫(y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研究現狀[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12):1071-1074.
[6]楊瑞生,秦利,姜義仁,夏潤璽.PBL教學在高等農業(yè)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0,(04):63-65.
[7]杜世平,李春蓮,趙凱.強化農業(yè)院校農學專業(yè)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J].中國農業(yè)教育,2013,(1):47-50.
[8]陳新忠,李忠云,李芳芳,蔭海龍.我國農業(yè)科技人才培養(yǎng)的困境與出路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35-139.
[9]謝皓,潘金豹,陳學珍.都市型農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形成與實踐——以北京農學院農學專業(yè)為例[J].中國農業(yè)教育,2012,(01):53-56.
[10]朱建平,李秋雅.大數據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4,(09):41-44.
[11]許辰可.《管理學》的PBL教學模式初探[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3):112-114.
[12]王勤,謝仁權,施建南,王賢書,明雪梅.PBL教學模式在物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3(31):117-119.
[13]鄭光銳.開發(fā)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潛能的PBL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科學,2011,27(06):40-43.
[14]Schmidt HG,Moust JHC.Factors affecting small-group tutorial learning:A review of research[J].2000:19-52.
[15]Kolmos A.Facilitating change to a problem-based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2002,7(1):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