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旭
摘 要:初中物理是在初中教學中學生必須要學習的學科。想要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是十分關鍵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現(xiàn)狀,而且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學生 探究問題能力 培養(yǎng)
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初中物理教學必須要將物理學科的實質揭示出來,準確反映物理學科對促進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重視學生對今后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初中生學習物理。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方法缺乏多樣化
在中考中物理是必修課,得到很多教師的密切關注。有些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僅僅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平時教學活動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的,造成學生無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1]在新課改下,教師也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由于深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仍舊是較為落后的,尊重強調在物理教學中加強習題訓練,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有沉重的學習壓力,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效率。[2]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時,必須要不斷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解決教學方法缺乏多元化的問題。
2.教師不重視實踐和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
與其他學科相比之下,初中物理教學主要是理論知識,盡管理論知識教學可以正確引導學生了解物理基本知識,掌握物理習題,但是很難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的能力。[3]有些教師對學生探究問題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盡管教師會結合物理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能力,但是有些教師仍舊容易忽略實踐和理論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側重于強調教材知識,并沒有全面分析物理實驗現(xiàn)象、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盡管學生在該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但是并不符合新課改內容,這樣就無法將探究性教學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出來,也不能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有效措施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
眾所周知,解決問題的基礎是發(fā)現(xiàn)問題,如果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就不能解決問題。要想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首先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其實,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可以找到問題的前提是學生可以認真觀察,所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的前提是正確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比如:伽利略的單擺振動率,這是伽利略對教堂的吊燈擺動次數(shù)進行觀察所得;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這是牛頓仔細觀察從蘋果上掉下來的蘋果所得。同時,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最初是正確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觀察,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所提供的演示實驗以及觀察素材有效完成,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觀察對象以及觀察素材有充分的認識。又比如:講解關于“液化”的知識點時,首先教師將溫度相等、水量相同的熱水倒進兩個完全一樣的玻璃杯內,而且將經過加熱和未經過加熱的玻璃片同一時間放在兩個杯子的杯口,教師需要告知學生,認真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些玻璃杯里面是否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這時學生就會有目的性的觀察,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在經過加熱的玻璃片上沒有任何的水珠,但是在尚未經過加熱的玻璃杯上有很多水珠。如果學生不能學生觀察目的,就難以觀察到這些實驗現(xiàn)象。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無意觀察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無需做布置,只需要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再運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這種觀察能力進行評價。
2.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充分發(fā)揮,提高學習效率
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就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課堂教學情境,建立相對寬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師生管理,是學生可以迅速的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并且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每個學生的成長,掌握學生的個人愛好、性格等等,盡可能多和學生交流,使學生可以主動學習任務。同時,初中物理是學習物理的重要階段,其是為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本內容,穿插一些趣味性強的實現(xiàn),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比如:講解關于“聲音”的知識時,可以在實現(xiàn)設計一些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完成,在生活中找一些適合的工具,主要有鐵板以及紙板等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聲音的響度我以及音調等等。具體來講,教師通過對各種物體進行敲擊,使學生感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并且教師可以采用吹小口琴的方法,使學生感覺到不同音調的特點。同時,要求學生在講話的同時,嘗試著摸自己的喉嚨,這樣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聲音源的振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枯燥的物理知識以直觀生動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又能夠實現(xiàn)預期制定的教學目標。
3.重視實驗和理論知識的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相對于語文學科而言,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其大多數(shù)理論知識都是來自于生活實踐。也就是說想要充分認識理論知識,不能缺乏實驗的支持。比如:講解“光的折射”時 ,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做簡單的實驗,使學生對光的折射情況有所了解。具體來講,教師需要在課前事先準備必備的實驗器材,主要有白紙片、激光筆、藍墨水以及玻璃燒杯各一個。首先,應當將適當?shù)乃{墨水滴到玻璃燒杯里,將其左右搖晃均勻,而且在燒杯的一邊放上白紙板。探后,將激光筆照燒燒杯的對面,這樣就能夠清楚的觀察到水中光線扭曲的現(xiàn)象,而且燒杯的另一邊也會出現(xiàn)被折回的情況。那么,之所以存在該實現(xiàn)想象,關鍵在于藍墨水滴入到玻璃燒杯中。利用這個實驗,學生可以掌握光折射的基本原理。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能力是相當關鍵的。教師日常教學中必須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改進,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從根本上實現(xiàn)探究式的物理教學,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物理學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毛彩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01):44.
[2]佘興發(fā).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技風,2012(05):202.
[3]王輝.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0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