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 要:語文教學的特點不僅體現在它的實用性方面,學習者還可以從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語文活動所蘊含的美。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留下的不僅有恢宏的歷史史詩,更有精彩的文化內涵。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發(fā)現美、傳承美的過程,因此廣大語文教師應運用更多好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去體驗語文學習活動中的美好,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語文教學;審美能力;教學實踐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之后,其價值觀與人生觀已基本成形,他們已經開始運用自己的思想理性地分析生活中的種種經歷,然而這一時期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特別是他們的審美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高中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語文教學課堂也就成為啟發(fā)學生認識美、了解美的主要陣地。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分析。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學科兼具實用性與文化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將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可以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對其滲透美學思想,使其得到藝術的啟迪與美學藝術的熏陶。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下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養(yǎng)成,通過長期的熏陶、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認識美的積極情感,從根本上具備一定的審美理念,以此來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學《赤壁之戰(zhàn)》一課時,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閱讀這篇文章,激發(fā)學生了解文章、品讀文章的能力,教師可以將與之相關的內容背景以及主要人物與情節(jié)做一個簡要的概述,使學生在饒有興趣地聽到教師的講解之后激起自身的閱讀熱情,通過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好詞佳句、欣賞他們的語言特色、比較其中的人物形象等方式,來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審美情趣。
二、講究方法,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學生進入高中階段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文學基礎,但是在方法技巧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師加以指導才能實現較好的閱讀效果。在開展指導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教學活動,首先,關注人物的外貌舉止,體會他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作者在描寫人物的過程中會著重描寫他們的言行舉止,以此來反映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神采風貌,可以鼓勵學生多觀察這些細節(jié),更好地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的獨到之處,體會作品之美。其次,從文章結構、布局入手展開分析。一篇好的文章是一個完整的綜合體,學生需要從文章的構思、布局、結構等方面入手來展開分析,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品讀作品中獨具匠心的構思,從而感受文章的結構美,逐漸提升他們閱讀活動中鑒賞美的能力。
三、運用載體,通過教學工具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語文學科的閱讀體裁非常廣泛,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知識,幫助他們理解文章中蘊含的審美情趣與深刻內涵,教師可以借助輔助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如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將文章所描述的美麗畫面經過二次加工再次展現出來,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意境與美的氛圍,來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各個方面,感受作品的美好與絢麗。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李白的《蜀道難》時,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我事先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找到了關于蜀道的壯麗畫面以及一些美麗的景色,制作成了精美的課件,并配上優(yōu)美柔和的音樂來增強內容的感染力。學生在觀看之后,都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在此基礎上我用聲情并茂的聲音給學生做了示范朗讀,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與啟迪,感受到作品中的宏偉氣魄與文學內涵,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熏陶和啟迪學生,促進他們審美意識的提升。
四、培養(yǎng)習慣,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語文學科涉及廣泛的知識點,如果只是單純憑借教師課上的有限時間講解,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更不能單一憑借教師的教學指導加以實現,還需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來進行引導。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可以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他們敏銳審美感知力的養(yǎng)成,使他們在豐富的想象中促進自身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進一步提升,促進其審美情趣的有效形成。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作秀的文學作品,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等,都是文學史上的經典,如果學生能夠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并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品味進行深刻的感悟,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作品的典雅精致,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從而得到精神上的啟迪,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
總而言之,語文教育是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促進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渠道,廣大語文教師應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多尋找一些可以激發(fā)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素材,使他們真正了解美、創(chuàng)造美,通過更多好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將審美教育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整個活動之中,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閔秋潔.審美范疇視角下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6(12).
[2]白忠明,潘忠.試論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