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龍
【摘要】小號演奏中,氣息的控制是基礎,掌握科學的氣息控制方式對于小號演奏來說至關重要,很多演奏家終其一生都無法完全掌握。本文就小號演奏中氣息的訓練與運用及呼吸方法、訓練方法與運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氣息訓練;呼吸技巧;小號演奏;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1.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號演奏難度很高,許多演奏家在訓練時都遇到了很多難題,究其根本,大多是氣息的控制不能夠做到完美,所以氣息的訓練在小號演奏中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對現(xiàn)有鍛煉方法的不斷改進,使得小號演奏水平在氣息訓練過程中得以明顯提升,才能更好地運用在樂曲中。
一、小號演奏中的幾種呼吸方法
在吹小號時,呼吸模式是建立在正常呼吸的基礎上的,但這與大們平時呼吸有一定的差別,許多小號演奏家都有自己適合的呼吸方法。比如,經(jīng)??吹降暮粑绞绞切厥胶粑绞?、腹式呼吸方式和胸腹式呼吸方式。無論使用何種呼吸方法,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控制吸入的氣息來創(chuàng)造美妙的音樂。以下是上述呼吸模式的闡述。
(一)胸式呼吸方法
胸式呼吸方法,就是小號演奏者將空氣吸入胸腔,然后通過胸部呼吸,使氣息發(fā)生變化。當表演者吸氣時,胸部向外擴張,同時縮小腹部,肩膀向上,且橫膈膜有向上收的感覺。采用胸式呼吸方法能夠確保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有足夠的氣息,但這種呼吸方法在吸入時具有一定程度的約束,吸入空氣使肌肉非常緊張,吸入空氣量不能達到最大值,因心跳引起的聲音穩(wěn)定性差,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常會心力不足,繼而打亂吹奏的節(jié)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人體胸部肋骨靈活性較差,呼吸整體彈性較小,沒有小腹部支撐,導致小號演奏者在吹氣時力量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演奏者在表演時候就會感到喉嚨不舒服以及臉紅等情況。事實證明,如果經(jīng)常使用胸式呼吸方法,雖然演奏者更容易控制他們的氣息,但是有損身體,有害健康。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講,胸式呼吸方法不建議長期使用。
(二)腹式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就是小號演奏者將空氣吸入腹腔,然后通過腹部呼吸,使氣息發(fā)生變化。在用這種呼吸方式的時候,不需要抬起肩膀,深呼吸吸吮空氣到腰腹部后,橫膈膜向整個身體下部收縮,整個過程中腹部保持放松。呼息時,腰腹部會根據(jù)橫膈膜的支撐逐漸縮回,同時,借助于腰腹部肌肉的力量讓氣體逐漸呼出。研究中發(fā)現(xiàn),演奏家使用胸式呼吸方法時,就像即將入睡時人的呼吸模式。腹式呼吸方法要求將氣息控制在腹部,讓腰腹部起到氣息的支撐作用,這樣減輕了喉嚨的壓力,使演奏者更容易控制呼吸,使得保持更輕松的心情,有更好的表現(xiàn)。這表明,腹式呼吸方法比胸式呼吸方法更加科學合理。但在演奏呼吸量較大的大型樂譜時,這種呼吸方法不會導致胸部擴張,使吸氣量達不到最大值,所以這種方式的效果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
(三)腹胸式呼吸方法
腹胸式呼吸方法,是把胸式呼吸方法和腹式呼吸方法融合在一起,取兩中方法之優(yōu)勢之處,讓演奏家在整個演奏過程中都能理想的控制氣息。演奏家在使用腹胸式呼吸方法時,要控制胸腹腔共同完成呼吸過程,就要通過腹部和胸部的擴張來吸氣,確保有足夠的氣息。與此同時,小號演奏者可以依靠橫隔膜的力量將呼吸包裹住,讓上半身充滿氣息。最后,空氣呼出由腰部和腹部的肌肉支撐。研究發(fā)現(xiàn),演奏家使用腹胸式呼吸方法的優(yōu)勢之處是利用腹肌更大的靈活性,確保他們可以自由控制呼吸。另外,在吸氣時胸腔可以極限擴張。因此,演奏家在演奏時肺部中有足夠的氣息。與此同時,演奏者在使用腹胸式呼吸方法時,呼吸變得更加輕松,短時間里不會感到疲勞,演奏就會自然,在處理作品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腹胸式呼吸方法是演奏者在演奏時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是最科學合理的方法。
二、小號演奏中的氣息訓練與方法
(一)掌握正確的小號演奏姿勢
正確姿勢的掌握直接影響到其表現(xiàn)效果。在進行氣息訓練時,應該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首先,持小號常見姿勢有兩種,即坐姿和站立姿勢。無論哪一種,常常會出現(xiàn)演奏者在演奏時頭部下垂,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這會引起手掌肌肉緊張,最終導致呼吸器官不協(xié)調(diào),這直接影響呼吸的穩(wěn)定性,影響演奏者的表現(xiàn)。因此,為了準確使用呼吸方法,有必要先進行姿勢訓練。
(二)進行科學的呼、吸訓練
在演奏時,演奏者應該確保在呼吸時身體的肌肉總是處于放松狀態(tài),使得呼吸過程順利、通暢完成,為控制氣息創(chuàng)造條件。另一方面,在演奏過程中,小號手也應該根據(jù)音樂的長度調(diào)整吸氣的長度,不是每次吸氣都要到最大值。一般采用四拍的節(jié)奏,勻速帶出氣息,演奏者需檢查氣息的平穩(wěn)、均勻性。這種訓練方法很有效果,在樂曲中尤其是慢板中的運用常會出現(xiàn)。
(三)身體肢體與氣息配合練習
小號演奏實際上是嘴唇、舌頭、手指和呼吸的協(xié)作過程。在演奏過程中,掌握嘴唇形狀、舌頭的使用和手指的靈活操作與氣息密切相關。因此,氣息與嘴形之間的緊密協(xié)調(diào)是最難以掌握的關鍵點,它決定了聲音、力量以及吹氣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在演奏中,舌頭控制著氣息的流動,舌頭第一個功能是發(fā)音,控制音高的精準度。無論你是演奏音階還是練習曲等,每次發(fā)音都由舌頭完成;舌頭第二個功能是劃分樂句,語句靠標點符號劃分,而小號演奏中的樂句是靠舌頭劃分;舌頭的第三個功能是發(fā)揮各種發(fā)音技巧,通過舌頭和呼吸的組合來完成;事實上,在小號演奏過程中,舌頭只是一種調(diào)節(jié)技巧,小號的聲音形成主要取決于舌頭和呼吸的協(xié)作過程。許多小號手無法正常發(fā)音,主要是因為他開始演奏時,呼吸和舌頭運動不同步??傊?,舌頭的運用和呼吸是密切配合的,需要長時間、耐心的訓練。除此之外,手部、肢體的運動也與氣息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平時訓練中一定注意身體各個部位的放松與演奏相結合,以免產(chǎn)生緊張,導致影響演奏中的狀態(tài),或是產(chǎn)生不好的演奏習慣。
三、小號演奏中的氣息運用
保持良好的呼吸后,小號手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使用。在演奏高音時,需要最大擴展腹部,在演奏低音時,只需要稍微擴展腹部,不是完全擴展。小號發(fā)出聲音是基于呼吸氣流通過嘴唇和小號時摩擦和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呼吸對小號的聲音很重要。演奏者在演奏高音時,大多數(shù)人會先將嘴部肌肉夾住,然后再演奏,當夾緊嘴部肌肉時,嘴唇的振動區(qū)域減小,使小號以較小的幅度和較高的頻率振動產(chǎn)生高音。同時,很多人在演奏低音時,不注意腹部的擴張,使聲音變得很虛。另一方面,在演奏過程中,腹部力量要根據(jù)音區(qū)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提高小號演奏效果。在普通人看來,小號演奏起來很費力,需要很大的肺活量。但事實并非如此,只要我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呼吸,使用合理的呼氣模式,小號的演奏就會變得很容易。所以,呼吸方式的選擇對于小號演奏更為重要。此外,在處理不同樂曲時,根據(jù)樂曲、樂句需要,采用不同的呼吸演奏。簡而言之,呼吸是影響小號演奏者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需要小號演奏者逐漸控制各種方式的呼吸,掌握有效的呼吸訓練方法,最終使小號演奏出較好的音樂效果。
四、結語
小號演奏看起來很容易,但只有小號演奏者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難和復雜,其中蘊含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據(jù)本文研究來看,小號演奏中,呼吸是很重要的一個技巧,掌握了科學合理的氣息運用方法,才能奏出更好的樂曲。各種方法有利有弊,因人而異,不能否定任何一種。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楠.小號演奏中呼吸技巧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8, 1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