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鈴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閱讀的一種基本手段,但是,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并不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也不注重學生朗讀的效果,一般說的都是熟讀即可。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和態(tài)度是不利于朗讀教學質量的提高的,也不利于低年級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朗讀教學中,可以從“讀文字”“讀文本”“讀情感”三個方面入手來對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進行指導,以期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并用自己的聲音感染他人。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朗讀教學;讀文字;讀文本;讀情感
什么是朗讀?為什么要進行朗讀?其實很多學生是不清楚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大聲地讀出來就是朗讀,事實上,這并非朗讀。所謂的朗讀是一種將創(chuàng)造性的文字轉化為聲音的過程,是需要學生將字讀準、需要學生帶有感情的。那么,素質教育下我們該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質量呢?該如何做好朗讀的指導工作呢?本文從“讀文字”“讀文本”“讀情感”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論述,其實,這三個方面是遞進關系,跳躍了哪個部分都是低效的朗讀。因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說一說如何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來指導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朗讀活動。
一、讀文字
讀文字是朗讀的第一步,只有學生能夠文通字順地朗讀才能確保朗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所以,在低年級學生朗讀活動的開展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低年級學生對文本中的文字的讀音進行學習,然后,訓練學生將文本讀順,這是學生能夠進行朗讀活動的前提。
例如,在組織學生對《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進行朗讀時,為了確保朗讀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先組織學生讀文字,即對文本中的一些生字進行學習,如鋒、叔、曾、濘、窩、邁、荊、棘、瓣、瑩、覓、需等文字的讀音,之后,組織學生對教材文本進行通讀,但是,在通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丟字”的現(xiàn)象以及“斷句”不斷的情況,比如對“抱著迷路的孩子,冒著蒙蒙的細雨。瞧,那泥濘路上的腳窩,就是他留下的足跡?!边@一句話,一些學生在讀到“冒著蒙蒙的細雨”時,常常會丟掉“的”字,直接讀成“冒著蒙蒙細雨”。當然,還有學生的斷句不對,如將“泥濘”二字分開讀,也就是說,學生不清楚這兩個字表達的意思。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過程中,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讀文字時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讓學生放慢速度的方式來逐漸進行糾正,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做到文通字順,進而為朗讀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二、讀文本
在學生能夠將文本中的文字讀通順之后,接下來就是要讓學生讀文本,讓學生讀句子,這樣才能為后續(xù)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做好保障性工作。所以,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讀文本中的句子,并在對句子的分析與思考中了解文本內容,進而為高質量語文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讀《北京亮起來了》時,我先將整篇文章進行了“斷句”操作,目的就是要將第一步中的單個字連成詞,幫助學生去理解句子。之后,組織學生在斷好的句子中去朗讀,去感受和理解每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如“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边@句,在指導朗讀時,我將這一句子進行了劃分,即: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整個文本進行討論、交流,以此來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理解和把握,為后續(xù)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做好保障。
三、讀情感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個短視頻,一個小男孩在朗讀《劉胡蘭》的時候,激情澎湃,竟然把自己讀哭了??吹揭曨l后,包括視頻里的同學都笑了,感覺不可思議,為什么會哭呢?其實這一哭正是孩子情感充沛的表現(xiàn),說明這個小男孩真正讀懂了文本中的含義。其實,這正是我們要達到的朗讀效果,我們要讓學生去讀文本中的情感,要讓學生去真正地走進文本,去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抒發(fā)的情感,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朗讀更有感情,才能使學生在朗讀中明白中心思想,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
例如,在讀《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為了讓學生有感情地對這一文本進行朗讀,也為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那份與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jié)的幸福感,更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感情,在學生朗讀之前,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潑水節(jié)的一些視頻片段,這樣一來能夠將學生帶入到當時的情景當中,引導學生去感受潑水節(jié)的氣氛,二來學生可以在直觀的場景展示中更加深入地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之后,在學生真正地了解這篇文章所傳遞的情感后,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進而使學生在輕快的朗讀語氣中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鋪墊工作。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傊聲r期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要從“字詞句”入手,通過確保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最終,使學生在有效的朗讀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毛玉婷.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9):155.
[2]蔡妹煙.走進文本,讓朗讀有聲有色:淺談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朗讀的有效指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3):44-45.
編輯 劉曉宇